单位名称 |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杭州市萧山区高级技工学校、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学校、杭州市萧山区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萧山分校、杭州市萧山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杭州市萧山区农民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鲁建峰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通惠南路44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8173.00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31491.3 | 期末数(万元) | 30374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培训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采用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重点培养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并承担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提升培训与研修交流、考核鉴定与评价等任务;负责做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跟踪教育培训等相关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9470450049D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引领技术教育,支撑中国智造”的共同愿景、“与萧山精神同步,和萧山经济互动”的办学宗旨、“全国一流”的战略目标,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办学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实现了质的飞跃。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党建引领,提振队伍精气神。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夯实组织基础、严实党风廉政建设。2024年学校完成新一届中层干部调整工作和支部书记选举工作,开展“中层以上领导结对帮扶班级”和“党员护学岗”活动。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尚学大先生”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引导教职工恪守“六大纪律”并签署《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二)凝心聚力,建设省一流技师学院学校于2022年4月入选浙江省10所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单位以及数字信息、智能制造2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4年上半年,省人力社保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组对学校一流技师学院建设项目开展了中期评估,评定等级为“良好”。为支持学校一流创建,2024年学校持续推进新校区扩建工程,打造新的发展空间。扩建校园面积161亩,建筑面积22万㎡,总投资13亿元,该扩建项目列入省“千项万亿”重点工程、市重点投资民生项目和“七优享”重点工程,项目一期工程投资3.15亿,实际完成投资2.16亿,年度投资完成率171.2%,目前该项目一期主体结构结顶,达成总工程量的85%,为学校一流技师学院创建提供了“硬件支撑”。(三)量质提升,推动生源阶梯式增长学校良好的就业和内涵式发展,吸引优质生源来校就读。2024年,我校初中起点招生录取人数达1499人,塘栖职高高中起点班录取110人,共计录取新生1609人。计划内录取最高分595分(萧山区内、满分650),超出重高线17分,550分以上录取29人,500分以上录取237人。计划内新生普高分数线以上762人,新生普高率达66.3%。2024年录取新生总人数、录取平均分均为历史新高。2024年学校共有5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4名学生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奖学金。(四)教学改革,赋能专业建设新发展作为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建设院校,拥有5个国家级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参与完成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建设,累计建设总数达到10个,重点建成12门校级优质课程,辐射带动10个岗位相关或技术相近专业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2024年新建工学一体化教学场地7个,新增开发或出版工学一体化教材资源8本(含国规教材1本);主编并公开出版各类教材14册,其中国家级一类出版社出版7册。学校发挥浙江省首个技工院校博士后工作站“学术特区”优势,组织进站博士来院开展学术讲座、课题指导以及技术服务等活动共19次,引领带动学校专业教师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6项,发表SCI、EI等核心论文累计10篇,其中以杭州萧山技师学院为作者单位的论文5篇。(五)竞赛绩优,勇当高质量培养排头兵学校依托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产教融合项目基地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基地平台优势,承办各级各类技能竞赛:2024年承办国家级比赛1项,省级比赛10项,市级比赛2项,区级比赛7项,通过承办大赛提升我校办赛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方针,落实“世赛-国赛-省赛-市(区)赛-校赛”五级赛事备赛“练兵”制度,形成金牌教练、金牌选手领衔的塔型结构式集训团队,竞赛成绩已跻身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度师生参加技能大赛成绩优异,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9项、省级奖项40项,其中何城柯同学获得第47届世赛中国国家集训队CAD机械设计项目第二名,周森锋同学获得数控铣项目国家集训队第五名;在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中学校师生荣获8金、6银、7铜的好成绩,金牌数量并列全省第一。(六)协同发展,打造多元帮扶新模式学校与山区26县、西部基础薄弱院校建立协作办学机制,助力当地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外派校领导赴山区26县挂职、中层干部援疆,传播办学理念,引领发展。目前学校已与新疆阿克苏技师学院等12所技工院校达成校际点对点合作。此外,学校还通过柔性帮扶等手段扶持技工院校,2024年组织多位专业带头人赴新疆、西藏等地帮扶、授课,分享办学经验与教改模式。与塘栖职高深化“中职+技师”一体化贯通培养的华为云网融合班模式,招收杭州塘栖职业高级中学预科班学生81人。建立乡村振兴发展协作机制,与萧山进化大汤坞乡村创新产业研究院共同打造国风共富人才学院,与宁围街道新安村共建萧技·新安艺德学校,常年定期开设技能类培训,承接新安村企业的职工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七)数字赋能,打造平台服务新引擎作为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训机构,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决策部署,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小镇天明国际产业园共建现代产业人才学院,开展智能制造、增材制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个职业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精湛实操技艺,能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助推我区重点行业企业智能化升级,2024年共举办7期培训人数139人,考证通过率90%以上。(八)智造引领,加快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更好地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升技术技能型工作岗位的吸引力,2024年学校提出“百千万”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工程:计划在我区规上企业中遴选约100家企业作为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联合培育单位,学校根据100家企业提供的近千个岗位需求,匹配人才培养路径,最终企业能提供经遴选培养的我校毕业生不低于年薪12万的薪资待遇。2024年,学校已和区内18家头部规上企业签订“百千万”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协议。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99.19%以上,就业对口率达85.95%。59.7%的技师毕业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当前我校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系统性、复杂性叠加的深层次挑战:在硬件建设层面,校区扩建工程与过渡期教学资源调配进入关键期;在内部建设方面,办学质量提升需求与师资储备不足、管理团队专业化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制度创新方面,绩效分配体系改革亟需突破,科研激励机制与人才引进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服务能级提升上,职业培训规模扩张与市场化协同有待加强。 |
四、下一步打算 | 学校将持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争创全国300所优质技工院校为目标引领,紧紧围绕浙江省10所一流技师学院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任务,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时代之需、产业之变、企业之盼,实现技工教育提质培优,走出一条顺应产业发展潮流、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赋能产业技术创新、具有萧技特色的新时代技工教育发展之路。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1月12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