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萧山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处 | 法定代表人 | 高海霞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城路135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00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20 | 期末数(万元) | 5.21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维护消费者权益,受理消费者投诉、咨询服务,组织开展指导消费教育,参与开展消费监督,承担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9676796950K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今年以来,萧山区消保委秘书处在萧山区市场监管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扣“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积极履职,统筹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壮大维权队伍,扎实开展3.15系列活动,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能贡献力量。2024年秘书处共处理各类消费投诉1269起。发布政务信息29篇、媒体报道22篇(学习强国4条,央视新闻1条)、微信19条。联合相关科所共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0余场次,发布消费提示4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强化组织构架,完善体制建设。1、增加秘书处工作职责,增设1名人员编制。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在多次与编办沟通后,结合工作实际和相关要求,编办已同意增设消保委秘书处事业编制人员1名,同时增加一项工作职责,即承担区内药械化企业法律法规培训、政策宣贯、业务咨询工作,为产品注册受理、审批审评和检验检测等预审和生产许可等预检查提供服务。目前该名人员已正式到岗。2、充实人民调解力量,消费维权效能持续提升。一是向社会公开招聘3名具有一定法律背景和社会经验的专职人民调解员,为消费维权工作注入新动力。二是严格落实纠纷调解责任制,确保“一纠纷,一顾问”,并积极落实人民调解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三是专注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服务水平提升,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为解决各类消费纠纷提供有力支持。四是不断完善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制度、纠纷登记制度、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有力促进调解工作规范化。3、完善共享法庭建设,助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深化。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员的专业化优势,聘用人民调解员为庭务主任,开展纠纷调解、协助立案、业务培训、普法宣传等工作。强化与法院的联系和合作,开展座谈培训活动,并拍摄《一键触达正义——探索共享法庭,掀开智慧司法新篇章》宣传视频,积极引导消费者通过共享法庭解决部分消费争议。视频宣传效果甚好,还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4、组建新一届义工组织,社会共治格局不断深化。一是3月份组建成立萧山区第四届消费维权义工团,共有57名志愿者组成,有力充实了社会监督力量。二是开设专题法律培训会,进一步提升义工法律素养。三是制定下发《义工守则》和《义工行为规范》,加强义工队伍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二)拓宽宣传渠道,点亮消费信心。今年的3.15宣传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互动性强,有力营造节日氛围。一是以萧杭路火车西站历史街区为空间载体,重磅发布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街区创建“七个一”品牌,打造放心消费萧山样板。二是成功举办“萧山好市”3.15主题纪念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萧山特色,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点燃线上线下消费热情。三是精心制作《“声”入人心》宣传视频,向观众生动传达放心消费理念,传递放心消费市监温暖。四是创意推出两个线上趣味活动,共吸引6571人参与留言、答题,累计发出红包4638个,引领了消费宣传新风尚。五是权威发布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并改编成10期“微广播剧”,该微广播剧连续四年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六是联动16个基层分会开展线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拉近为民服务距离,3.15期间累计开展活动35场次。七是依托萧山电视台、萧山日报、“萧山发布”APP等平台立体打造新闻宣传阵地,传播消费维权正能量。其中3·15主题活动还被央视新闻客户端进行报道。此外,随着202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正式实施,联合市消保委组织开展条例专题宣讲会,有力普及消法知识。(三)推进社会监督,改善消费环境。一是及时约谈投诉高发旅行社和早教培训机构。根据投诉受理情况,分别约谈一家旅行社和一家早教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指出其在产品宣传、合同履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指导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并充分利用“安心付”平台,使消费者的充值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二是广泛组织义工参与消费宣传、社区服务、监督检查等活动,推动形成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格局。今年以来已开展消费宣传咨询活动10余次,发布黄金消费、羽绒产品等热点商品消费4则,并积极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铁腕亮剑2024”专项执法行动,检查美容美发店社会监督60余家,开展美容美发整治回头看督查3次,暗访1次,发现了过期产品、无生产日期产品、未明码标价等问题,并根据整治情况发布美容美发行消费提示。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消费维权“大调解”机制亟待建立。尚未打通与各个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在处理房地产、医疗美容等复杂消费纠纷时,消保委秘书处的工作开展依旧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矛盾纠纷的调解成功率不高。二是消费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工作亟待提质扩面。消费宣传工作不够深入有效,各类活动主要集中在3.15前后,缺少常态化的宣传机制和专业化的宣传阵地。社会化监督工作浮于表面,尚不能有效利用媒体等渠道对问题商品、行业黑幕予以揭露,监督效能亟待提升。三是维权队伍专业化水平亟需提升。目前受理的消费纠纷种类繁多,但调解方式主要还是停留在口头说教和情感影响上,面对专业性较强的消费纠纷处理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调解队伍的专业化维权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进一步深入消费宣传教育,引导科学消费理念。开展系列消费宣传活动。以“3.15”为契机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创新形式,多方联动部门和企业,全力营造节日氛围。依托媒体深化宣传力度和广度。与萧山日报合作,推出“韵味萧山·放心消费”等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在韵味萧山App及“读懂萧山”微信公号发布放心消费知识视频等。开展消费知识专题宣传。邀请省市级专家为消费维权工作人员、企业等开展法律知识讲座,邀请志愿宣讲团成员进农村进社区开展主题宣讲,与律师合作推出“你消费我点评”系列视频,普及各类法律知识。适时发布各类消费提示。根据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一些典型消费投诉,及时发布警示信息作出提醒,帮助消费者躲避各类消费陷阱。二是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职能,促进消费环境改善。深化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开展多层面、广范围的消费体验、消费评议等活动,努力破除不良行业规则,推进消费环境有序、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义工组织作用。组织义工深度参与消费纠纷化解、消费监督、消费教育等各项消费维权工作。健全完善消费维权义工管理办法,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组织志愿服务专业培训。做好“放心消费单位”评议工作。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严格验收标准和认定程序,对放心消费申报单位进行综合评定,为省、市两级的复查工作打下基础。三是进一步做好消费维权工作,有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好全委会换届工作。组建萧山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第九届全委会,完善“消费维权联络员制度”,呼吁各职能部门参与疑难纠纷调解,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畅通中消协、市消保委、浙消保、解纷码等投诉渠道,充分发挥“消调委”职能,全力做好维权工作。做好统计分析,对典型案件进行通报。四是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自觉提升政治站位。加强政治引领,切实完善组织体系建设,突出消保委组织法定公益性的社会属性,将组织优势和职责优势转化为消费环境治理效能。建立长效学习机制,提升业务素质。进一步细化科室岗位职责,建立科学、清晰的责任体系,做到有章可循,保证工作高效有序运转。严明政治纪律,督促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注重作风养成,教育引导科室人员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