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

陈建

发布日期:2025-03-04 16:16 访问次数:
分享:

单位名称杭州市萧山区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陈建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文化路87号
开办资金(万元)161.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61期末数(万元)161
宗旨和业务范围承担工程项目建筑市场行为、建筑业企业及从业人员日常管理事务性工作。承担建筑科技、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推广应用。承担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管理相关事务性工作。承担建筑工业化相关事务性工作。承担建设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事务性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9470455018B举办单位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萧山区住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紧盯目标,行业运行稳步前进今年以来,建管中心紧紧围绕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今年建筑业经济运行稳步提升。一是建筑业产值稳步增长。建筑业支撑有力,随着挖掘规模以上建筑业企业入库和深化评定分离等政策落地,建筑业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83.2亿元,增速0.05%,增量6.9亿元,绝对值全市第1,增速全市第7。建筑业增加值138.07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是5.7%。二是建筑业税收略有下降。全年建筑业上缴财政总收入27.59亿元,增速-5.57%,占全区比重4.98%,其中上缴一般预算公共收入为15.38亿元,增速-7.74%,占全区比重4.77%。(二)结构合理,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建筑业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专业门类齐全,基本涵盖了工程建设的各种专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截止目前,萧山共有建筑业企业1442家,其中特级企业4家,一级企业225家,二级企业777家,较上年增加80余家,不分等级企业436家(包括劳务企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杭萧钢构晋升特级资质,是近十五年中又一家升特,进一步增强我区建筑业竞争力。(三)绿色发展,紧扣“双碳”发展主题今年我区已完成装配化装修试点项目1个,完成率100%,已开工建设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共16个,总建筑面积145.2万平方米(完成面积135.52万平方米,鼓励折算面积项目5个,折算增加面积9.68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5.84%,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84人,完成目标任务280%。积极推进绿建节能工作,根据《2024年杭州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要点》,列入考核方面:完成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2个,完成率100%;完成(近)零能耗建筑项目1个,完成率100%;完成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9.97万平方米,完成率330%;完成公共建筑能效提升60.82平方米,完成率250%;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42万平方米,完成率129%;完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于12%)面积26.42万平方米,完成率240%;省级绿色生态城区创建1个,完成率100%;超低能耗建筑7.83万平方米,完成率107%。日常节能工作方面:41个项目接入用能监管平台;对45个项目开展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检查。办理网上节能审查意见书54份,建筑面积434.23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18个,建筑面积157.8万平方米;二星级33个,建筑面积237.32万平方米;三星级3个,建筑面积39.11万平方米;二星以上项目建筑面积占比64%。(四)严格执法,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2024年,根据浙江省施工、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对235家施工单位扣分324次,合计扣分380分;对250家施工单位加分525次,合计加分980分;对59家监理单位扣分72次,合计扣分66分;对86家监理单位加分130次,合计加分185分;根据杭州市信用评价,对57家建设单位扣分64次,合计扣分136分。今年以来以农民工欠薪线索、市场监管、部门联动等为突破口,创建线索征集邮箱,严厉打击违法发包、转包、分包、挂靠等行为,共排查发现涉嫌违法案件调查24起,进行了调查笔录。直接立案查处涉嫌无资质承揽业务的案件1起,对违法单位罚款17.2万元,对违法人员罚款0.86万元,对2起涉嫌违法分包行为的案件移送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一批,警示一片”,效果明显。2024年共处理283件信访件。其中国家信访局2件,省平台转办件20件,172件市信访局,86件区信访局,其他3件,限期办结率100%。工作亮点(一)深化助企服务,开展账款清理。以区委区政府助企服务攻坚行动为突破口,区住建局会同区财政局开展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清理工作,截止目前,督促政府国有投资项目欠款单位加快落实清偿工作,累计已进行清偿67笔,清偿金额7910.99万元。加快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支付进度,政府国有投资项目已拨付66.6亿元,其中区级32.5亿元,镇街平台34.1亿元。社会投资项目已排查到4个项目拖欠工程款,通过督促清偿和房地产专班协调,均已妥善决解,涉及金额3.16亿元。全年房地产项目和施工总承包单位欠款发生率始终控制在10%以内。为提前防范化解新街街道江南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工程款拨付风险,积极协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和部门镇街,最终决定由全过程代建单位设立项目工程款共管账户,支出须经建设单位同意方可支出,建设单位在支付工程款时按照“小步快跑”的方式予以解决。该事项已记录到安置房建设办第44次工作例会备忘录,列为助企业服务亮点。(二)深挖企业入统潜力,助推产值提升。着力在引进总专包企业上下功夫,前三季度共新增入统13家,新增产值6.9亿元,同时从税务获取信息,在分析税务清单上下功夫,第四季度发掘规上企业8家,新增产值6亿元,上述新入统企业将拉动产值增速1.2%。部分引进企业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季报中体现,预计新增产值3亿元,将拉动明年一季度产值增速1.5%。2024年度新增规上建筑业企业入统21家,目前入统规上企业已达427家。(三)加强局地联动,创新工作方法。在治理建设领域根治欠薪方面,局地联动、合力攻坚,从住建1支队伍单打独斗转变成23支队伍同步发力。全市首创国平台欠薪线索分派机制,打通住建部门与镇街城建线在系统平台中线索流转“最后一公里”,始终保持全区建设领域根治欠薪工作位于全市前列。全年共化解农民工欠薪案件3837起,落实农民工共计12221人,工资4406万元;国平台线索增长率7.45%,低于非建筑领域控增量工作全市排名第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建筑业发展同步受限,指标高位增长困难。当前行业经济发展整体面临下行趋势,在房地产投资增速不断下降和重大产业投资项目日趋减少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将承受重压,建设领域新增项目大量减少(亚运筹备期间,我区在建工地数量最高峰达780余个,目前共计589个),且我区建筑业绝对值2023年度突破千亿大关,连年位于全市前2位,前期基数过高,导致后续保持正向增速压力加大,同时也影响到装配式建筑和节能工作落实。(二)建筑市场整体低迷,绿建节能工作推进困难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推进难度加剧。随着房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态势,土拍市场遇冷,多数开发商不愿意拿地或提出取消装配式建造要求作为拿地谈判条件。此外年初部分经营性地块出现政府托底甚至地块流拍的现象,导致今年以来长时间土地断供,多数做地平台将这一问题归因于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引起的成本增加,最终以区专题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商品住宅不予落实装配式建造,进一步加剧了装配式建筑推广的难度。(三)欠薪案件仍居高不下,源头治理有待加强根据数据显示,建设领域的国平台欠薪线索数量仍居全市首位且有所反弹,矛盾纠纷解决在属地的能力依然较为薄弱。部门和镇街平台的大量工作精力仍然是放在了欠薪纠纷调处上,根治欠薪工作尚未从“被动等线索”转变到“主动解线索”,隐患排查、舆情监测以及风险研判的力度有所欠缺,源头治理、事前预防工作还有待提升。
四、下一步打算聚焦企业痛点难点问题,围绕“营商环境改善”、“青年友好”等主题,细化助企服务颗粒度。(一)强化管理质效,持续助力全区经济发展通过对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一二级资质的企业分层分类指导,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拓展省外市场。加大区外优质企业招引力度,力争完成引进一级资质以上企业10家。加大企业扶优扶强力度,搭建沟通平台,以民情双访联系党湾镇为切入点,发挥乡贤效应,鼓励龙头企业闯出去,引导区内优秀示范企业与区外大型企业组建联合体承接全区大型项目。同时,充分发挥政企桥梁纽带作用,对有在萧设立子公司意愿的公司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做强我区建筑业总部经济,持续擦亮“建筑强区”金名片。(二)拓展建筑工业化应用路径,健全激励政策据与上级部门对接,2025年建筑工业化将列入七优享考核,我中心将加强部门联动,以拆迁安置房等政府投资项目为切入点落实一部分装配式建造要求,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装配式建造比例,对一批适合采用装配式建造的建筑类型,加强与建设主体的技术沟通与引导,从而拓宽装配式建造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应用范围。同时积极向上级建言献策,进一步出台完善相关激励政策,例如给予面积奖励,放宽预售条件等,降低开发商建设成本,提高市场积极性,为我区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聚焦痛点难点,着力深化助企服务聚焦以政府国有投资项目为重点的因工程款审批周期长、流程复杂,导致工程款拨付不及时的企业痛点难点问题,改革简化工程款分类审批流程,优先审批和确保工资性工程款按月足额拨付,用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加快数智化改革步伐,依托“浙里建”“薪乐达”“杭薪付”等系统平台的预警功能,由人防向技防转变,由事后处置向源头防范转变,持续开展市场行为监管、拖欠工程款和根治欠薪专项治理工作,部地联合力争2025年工程建设领域国平台欠薪线索负增长。(四)紧扣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文件,强化纪律,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建管中心将一以贯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打造一支忠诚、清廉、担当的建管队伍。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