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参加第二届全国融合教育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推荐名单,我区金惠幼儿园《学前融合支持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案例入选,并送教育部参评。
走进金惠幼儿园的“惠能·融合中心”,178平方米的空间令人眼前一亮。各类感统训练器材、儿童读物、沙盘、秋千、滑梯、训练垫,加上采光充足的宽广空间,配合上各类无障碍设施,可以满足特殊孩子学习、训练的各类需求。
在良好的硬件设施基础上,幼儿园的融合教育更在于其专业的教学理念和个性化的支持策略。
在“学前融合支持性课程”中,幼儿园的惠能融合团队以特需幼儿的认知、兴趣、技能和经验为基点,开展个别化审议,确保教学内容的适宜性、补偿性、拓展性和发展性。也就是说,在这里,每个特需幼儿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案”。
例如,瑶瑶(化名)因语言发育迟缓,表达能力较弱。为此,在集体活动《我是家乡代言人》前,老师为瑶瑶设计了游戏化的“口操”练习,通过她喜爱的动物情景进行感部、舌部训练,并结合听动物声音、模仿动物声音等方式,帮助瑶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表达能力。这种无痕式的预热不仅增强了瑶瑶的自信心,也让她更好地融入了集体活动。
同时,幼儿园还在拓展园所的自主游戏空间的基础上,梳理盘点园内以及周边1公里资源地图。通过动态的、可再生的全域式资源库建立,为特需幼儿提供个案管理、教学支持、补救教学、家园联动、研学体验等活动,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助推幼儿个性化发展。
“不仅是博物馆、公园等是孩子们户外探索的好场所,菜鸟驿站、超市等都是孩子成长、锻炼的生活化场景。”金惠幼儿园惠能融合团队徐老师告诉记者,融合教育的核心在于让特需幼儿融入日常生活,与同龄人自然交流,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如今,在金惠幼儿园配备有资源教师1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9人,杭州市教坛新秀1人、萧山区教坛新秀2人,先后获得区级及以上融合教育获奖成果20余项。
“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加入资源教师的队伍中,通过专业赋能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整合,让更多孩子能够享受到融合教育的支持。”徐老师表示。( 王俞楠 徐妩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