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亿强区 萧山新答卷

发布日期:2025-02-25 09: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统计显示,2024年,萧山投资、消费、出口三项数据破千亿,成为全省首个、全市唯一的“三千亿强区”。

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创近10年新高,工业投资连续54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大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站稳“千亿强区”的脚跟,实现1026.87亿元,同比增长2.1%。

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实现1035.31亿元,同比增长13.7%。

投资、消费、出口,经济学中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萧山并驾齐驱。尤其是萧山的外贸规模能级,近二十年一直居全市第一。萧山的强,强得有动力、有活力、有后劲。

投资规模×项目效益

高质量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

工业是萧山发展的底色,而从投资结构的变动可看出,作为工业“尖子生”的萧山,关注的目光逐渐从专注规模扩张,转移到规模、效能的“双管齐下”。

2024年,萧山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3.22亿元,连续4年总量保持全省第一。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达37.3%,占比提高至10.5%,持续发挥投资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工业投资完成198.22亿元,同比增长23.8%,占比提升至13.2%;房地产开发投资则占比56.4%,下降了2.8个百分点。

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也加快推进,充分发挥对稳投资的“主引擎”作用。去年萧山20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51.9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63.7%,新建项目开工率100%。

其中,钱湾生物港二期、萧山区海塘安澜工程(七甲船闸至九上顺坝盘头段)2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浙大二院萧山院区等16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2个重大项目投产投运。另有58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6.3亿元,投资完成率163.8%,新建项目开工率100%。

昂扬向上的增长曲线背后,离不开我区在争指标、造生态方面的努力。

据区发改局介绍,2024年我区资金要素争取工作中,“两重”项目6个,总投资300.26亿元,获得资金30.22亿元,占全市比重约三分之一,居全省第一。“两新”项目中,“设备更新”项目12个,涉及资金2.78亿元,项目数量和获得资金位列全市第一。

而全生命周期数字看板,则好比给每个项目配了“健康手环”,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的治理跃迁,将红灯预警销号率提升至99.3%,排名从末位“逆袭”至全市第1。

高质量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萧然大地已响起新一轮的铿锵声。

2025年一季度,我区签约项目总数37个,总投资242.2亿元,开工项目总数61个,总投资265.5亿元,均为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既覆盖高端装备、智能物联、新材料等领域,也有增进民生福祉、完善城市功能的民生和基础设施的项目。

围绕投资规模和效益,可以说,萧山区拿出了“首战首胜”的决心和姿态。

“一季度的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结构质效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支撑作用足,必将为我区提升产业质态、提高城市能级注入澎湃动力,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策红利×场景升级

充分释放消费活力

在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列2025年9项重点工作之首。中央财办在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

内需的韧性,要靠消费提供充足的“引擎动力”。

而在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无疑是评估消费市场规模和消费活动的关键指标,它反映着当地居民的购买力、消费水平,以及一个区域的消费气质。

一向以制造业强区著称的萧山,在消费赛道上也马力十足。自跻身为千亿级“社零”强区后,2024年,萧山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6.87亿元,比上年增长2.1%,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回升9.1和1.7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达13.0%。

萧山全年社零规模之所以站稳了“千亿台阶”,新能源汽车消费可谓是“主力军”——限额以上商品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9%,位居全省第一。

“多重因素叠加,造就了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狂飙’。萧山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相对较高,具备强大的消费潜力。”萧山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区发展的“消费金名片”。

当然,政策组合拳,也是撬动消费热潮的关键因素。

2024年,我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部署,围绕汽车、家电、智能家居和电动车四大领域,加码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全年累计使用政策资金9亿元,刺激产生零售消费额超116亿元,其中汽车补贴申请数量、审核通过数量和政策资金兑现额均位列全市第一。政府补贴与限时优惠、置换补贴密集推出,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购车福利。

其他领域同样火热,微波炉、净水器等新增品类纳入补贴范围,推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增长11.4%,通信器材类商品增长69.6%,化妆品类商品增长16.3%。

消费场景也在不断“更新”,正向体验式、个性化、品质化不断迈进。

在2024年东巢艺术公园的“咖啡音乐节”,全国60+精品咖啡品牌及周边集体“出摊”,活动参与人数破8万;今年新春,在湘湖越界的“新年焰火热烈派对”,迎财神、变脸、舞龙、跑马灯等年俗表演精彩绝伦,宋代点茶、传统面塑、昭东剪纸等非遗文化元素随处可寻;更有夜间经济、首店经济、智慧商圈,文化、旅游、体育、演出、虚实结合等数字消费……我区消费正不断提质升级,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多元市场×数字加持

出口增长首破千亿

内需看消费、看投资,外需则与外贸出口强相关。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当下,萧山外贸出口“逆流而上”,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据悉,2024年,萧山区实现出口额1035.31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6.3、3.9、1.9个百分点。出口规模历史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占全市比重达18.1%,一跃而上,成为全市首个千亿级出口强区。

从出口国别来看,我区敏锐把握全球产业链重组的信号,市场布局和贸易伙伴向多元化迈进。2024年,我区对欧盟、美国出口回暖,分别增长14.7%、14.2%;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470.27亿元,占比45.4%,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越南、阿联酋、乌克兰等国家增长格外亮眼,分别增长42.0%、97.9%、196.8%。

而海外市场上,“萧然好物”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2024年,我区六大主要出口产品均实现增长,其中机电、家具、服装分别增长5.9%、15.2%、1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34亿元,增长8.8%,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数字贸易、跨境电商,进一步激发发展动能。譬如,我区企业杭州安若素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外购物平台上新了某件唐装,上线一周内就卖了300多件,成为我区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缩影。

而在去年举办的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我区20余家参展企业“以会为媒”“以数会友”,成功斩获大批订单,让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溢出效应”逐步显现。

诸如此类的影响下,我区外贸新业态展现出澎湃的发展动能。2024年全区数字贸易额实现318.49亿元,同比增长43.1%,其中数字服务贸易额80.76亿元,同比增长12.6%;跨境电商出口237.73亿元,同比增长57.6%。

多元化市场,通过将“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分散风险;外贸新业态如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则通过数据要素重构价值链,二者相互作用,产生乘数效应,共同构成了出口增长的“双螺旋”。

当然,也离不开政府“送东风”。为提振萧企出海拓市信心,区商务局针对“Xiao往全球”“跨境电商赋能萧山产业带”等主题,在信息交流、政策研究、行业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与服务。接下来,也会持续聚焦企业出海核心诉求,力争实现跨境电商赋能品牌出海全覆盖。(王美琳  高倩颖 翁松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