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睡得早一点、作业少一点、活动时间多一点”,继初中试点推行、小学全面推行课间15分钟后,区教育局在新学期又开通了作业管理监督渠道。
届时,面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市民群众可以通过拨打监督反馈电话83525572,或登录“萧教e事通”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反馈。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予以纠正。
作业,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课堂一样,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什么样的作业量算超标了?作业少了,学生成绩会不会受影响呢?“‘减量’并不是我们的最终指向,我们希望能通过‘减量’来倒逼老师、学校在作业设计中实现‘提质’。”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次区教育局也明确强调了,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科学合理布置体现学习目标、符合学生能力、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家庭作业,精准布置适量的实践类作业,减少“作业中的形式主义”。各校制定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讲评、辅导等各环节的统筹管理。
在时间上,各校要切实落实“小学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7—9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的要求,为学生“减负”。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我区还重点强调要落实作业“熔断”机制。为努力保障小学生、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小学生至晚上9:20、初中生至晚上10:00若仍没有完成作业,允许学生停止作业。这两个时间点就是作业“熔断”时间。
目前,不少学校已经在推行作业“熔断”机制。高桥初中就表示“超时即停”,明确“学生在‘熔断’时间到时仍有未完成的作业,请家长签字后停止作业,及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学生次日有时间则补充完成,没时间则向老师简要说明情况即可。”北干初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作业管理,各年级书面作业不超过90分钟,七八年级基本在晚自习完成书面作业,实行作业“熔断”机制。
“作业‘熔断’机制给了孩子更多的缓冲余地。”八年级家长李女士表示,在一些特殊、确实无法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同意下“熔断”作业,从而保证休息时间挺好的。“作业‘熔断’机制不只是一个关于作业时间的死规定,更是在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己规划时间。”有老师表示,这是在激励大家要使教学更有靶向性和精准性。
其实,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我区不少学校在作业“减量提质”上也有自己的探索。比如金惠初中全力推行课后作业公示制度,每天备课组长将各科作业详情公示在大厅的作业公示栏,通过一目了然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时间公示,动态监测当天作业总量,调整作业难度和数量,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真正实现作业减负。同时,定期收集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持续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成为提升学习能力的有力工具,而非负担。
开通作业管理监督渠道,也是希望能护航学生成长,推动作业“减负提质”落到实处。“欢迎家长、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研究办理,切实让每个孩子轻松学习、健康成长。”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王俞楠 郎露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