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 引 号 | H083/2025-59055 | 成文日期 | 2025-02-13 |
发布机构 | 新街街道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2024年,新街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抓好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迭代提升,为新街街道在全区群策群力争当“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优等生,先行先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基层范例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健全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定期通过领导班子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理论学习研讨,分析研判问题,研究部署落实法治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和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依法治街委员会对基层依法行政的牵头抓总作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法治工作职责分工,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严格压实责任,推动形成强有力的基层法治建设工作治理合力。
(二)焕新政务服务,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增值式政务服务体系,成立“心皆安”企业服务联合会,发布32项助企服务资源清单,塑造政企共建共治新平台。完成红垦、桥南板块611家企业“一室两员”全覆盖,引导企业设置“政企服务联络员”,推动助企服务更趋精准化。成立新辰产业社区,深入推进“一站式”政务服务机制,打造“有事找社区 暖心不打烊”服务品牌,服务范围覆盖7个综合性园区、221家企业、12000余名企业员工和居民,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诉求268个,工作经验登上《新华每日电讯》。进一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要求,明确审查职责和程序,细化审查内容,全年累计审查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各类政策措施51件,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开通执法监督热线,发挥执法监督站和监督队伍的作用,明确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落实服务和管理深度融合,全力优化辖区营商环境。
(三)着力常态长效,持续推进程序化行政决策。全力打造新街合法性审查中心,依托“乡镇合法性审查”数字应用系统,以法治审查员为核心,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司法所的作用,全面审查街道各类涉法事项,实现法治力量有效整合、专业资源共建共享、合法性审查工作提质增效。全年累计审查党的规范性文件1件、行政机关合同306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4件、其他事项17件,并完成当年度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行政决策依法依规。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街道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标准,编制并向社会公布当年度新街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全年累计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56条,答复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24件,夯实主动公开工作基础,推动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
(四)深化改革力度,不断提升规范化行政执法。按照职责清晰、队伍精简、高效协同、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在更深层次攥指成拳、同向发力,全年累计办理涉及非法垂钓、违规储藏烟花爆竹、占用消防通道、擅自排放污水等赋权内案件347件。深入推进“揭榜挂帅”工作,全年办理揭榜事项44类,完成全区首案办理42件,成功申报“综合查一次”特色场景2个,承办区级“百人百课”线下培训3期,有效拓展赋权事项覆盖面。打破原先执法广连片机制,率先将执法队员以一村一队员形式下沉到村网一线,把执法工作触角延伸至网格神经末梢,快速解决易发预发的各类违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案卷质量评查活动,梳理形成评查明细表,及时反馈整改意见和建议,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街道公职人员参加执法证考试,加强执法力量储备;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等专题讲座,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五)重塑机制赋能,健全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以“三源治理”整治摘帽工作为牵引,持续深化“心皆安”治理品牌,高质量开展基层基础、风险隐患、矛盾纠纷三大排查。优化社会综合治理站运行模式,创新“综警网+”一体联动、村社班子靠前指挥、“站长第一面”等8大工作机制,通过壮大“新街红领”志愿巡逻队伍、开发矛盾纠纷溯源解纷“E本账”小程序等举措,切实前移解纷关口,有效避免矛盾上行,全年警源、访源数量同比下降。以“新皆和”调解品牌为基础,组建“花木兰姐妹调解团”专门调处婚姻家庭纠纷,积极调动各领域基层社会力量,创建“花城老娘舅”、“长山茶话”、“新润和事佬”、“宜小蓝调解”等各具特色的村社调解品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气象,全年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50件。持续发挥街道行政争议调解分中心的预防化解作用,通过领导包案、科室联动、法律顾问协同的运作模式,全年累计化解行政争议7件。
(六)聚焦公共需求,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依托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坚持优化布局、以点带面,以服务内容为核心、以增值服务为亮点,积极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因地制宜创新拓展市场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点,新农都公共法律服务点被央媒新华社关注报道。依托法治文化阵地,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时节,开展多形式、多角度、全覆盖的普法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开展普法活动33次、法制讲座16场,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7.5万余份,全力营造学法守法护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创新实施“新篱”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多方聚力,对侵占、侵害村社各类集体资产的情形进行集中清理追偿,全年累计处置侵害集体资产案件23起,实现债权金额158.84万元,有效减少集体资产流失,充分维护集体合法权益。
二、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政府建设力量仍待加强。随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深入,法律事务需求日益增多,但法治人才储备不足,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干部较少,基层法治力量仍较为薄弱,影响法治政府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二)行政执法水平仍需提升。随着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深入,基层执法事项增多,执法标准更高,但街道行政执法人员在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和程序规范方面素养尚显不足,执法队员的办案能力有待提高,执法队伍与条线联动协作有待加强。
(三)重点工作风险仍存隐忧。企业“腾笼换鸟”、新盛区块回迁安置等工作顺利完成后,面临着长山、江南二个区块的回迁安置和“非粮化”整治等各类艰巨任务,但参与的街村工作人员面对风险隐患的警觉性与法治化手段处置仍有欠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知识做好群众工作处理干群关系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定期召开街道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各项法律法规知识。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带头抓好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各项工作,牵头实施“新篱”法律服务专项行动,聚焦规范“三资”管理,维护集体利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带头参加线上线下各类学法活动,通过机关干部大会、党课、“长山学堂”等多种方式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完成年度各类法律知识考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牵头组建街道合法性审查中心,推进合法性审查改革工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担任街道“智慧印章”村级合同合法性审查领导小组组长,推动合法性审查工作向村社扩面延伸,切实打通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建优建强法治专业人才队伍。广泛吸纳具有法律专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并充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线,打造一支专业过硬、业务精通的法治队伍。通过“长山学堂”等开展常态化法治培训,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提升街道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持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围绕赋权事项,梳理标准流程,扩大赋权事项检查处罚覆盖率。聚焦执法队伍能力培养提升,组织执法专题系列业务培训,通过以案释法、模拟执法、案件评查等方式,强化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强化执法队伍与部门条线的交流协作,持续推动执法队伍深度融合。
(三)深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深入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强化专业指导实操,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能力,做好重点工作项目风险预警,全面全程支持项目推进,同时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把风险隐患化解在前端,致力源头治理。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站迭代升级,探索建立“物联网”网格工作室,畅通各方参与“未病防治”的源头渠道,有效提高群防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