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 引 号 | H001/2025-59020 | 成文日期 | 2025-02-11 |
发布机构 | 区政府办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2024年,萧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为萧山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区域范例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制定《2024年萧山区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方案》,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党校、进学校、进国企、进社会治理中心、进法律服务机构、进部队、进企事业单位和村社等宣讲活动140余场。落实区委常委会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法治政府建设报告等工作。出台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召开府院联席会议,签订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责任书。对16家单位开展法治巡察,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等2个项目入围全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
(二)推进涉企法治服务改革。以360°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一站集成办理209项增值服务,33项“一类事”服务。“办不成事”兜底服务机制被国办刊发推广,增值化改革经验获全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企业创新容错机制、涉企第三方服务监管等多项改革成果领跑全省。开发并在“浙里办”上线“企呼我应”数字化应用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特许经营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信用修复数量居全市第一。入围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制定并发布全国首个旅游国际标准。开展重点产业发展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纺织化纤涉外企业风控法务指引被列入全市打造“1+X”涉外企业风控法务工作体系,入选全省涉外法治改革“揭榜挂帅”项目。指导律所研发的“跨境电商一站式合规平台”,在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法治论坛上入选《浙江省数字贸易领域关联合规成果》。“构建大型活动安防服务体系 助力打造国际‘演艺赛会’首选地”获评2024年度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持续推进“云端普法”进园入企,为紫橙国际创新中心等5个园区180余家企业定制法治服务。
(三)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建立涉企政策文件审查简易流程,畅通涉企政策文件审查快速通道,推动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查衔接流转。加强重大行政决策法律支撑,审查各类事项582件,对55件区级部门、镇(街道)文件进行备案审查,保障行政决策合法性。在全省率先探索镇(街道)村(社区)合法性审查监督一体化,该项目获评杭州市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法治建设成果。建立行政争议化解全流程闭环机制,巩固区领导推动、重点案件督办、风险案件销号等制度,全区行政复议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为近五年最低。
(四)提能行政执法质效。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位列省市第一,相关工作被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报道点赞,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落实涉企检查“无事不扰”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出台《萧山区“七联一体”行政执法能动监督工作机制》,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各类监督协同联动。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发布萧山区助企护企行政执法“最佳实践案例”14个。
(五)深化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开展全区多元调解体系构建,出台《萧山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区多元调解工作会议。建立纠纷高发领域专业调解工作室,培育“浙沥调解”“新皆和”“北塘和”等22个镇域调解品牌。建立杭州地区首个律师调解中心,引入9家律师调解工作室驻点办公,确保纠纷案结事了。
(六)筑稳法治政府建设社会基础。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过程、全领域、全生命周期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构建起与萧山城市定位和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作体系。“十个一”活动推动行政复议法宣贯走深走实。全力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开展第四个“宪法与浙江”主题宣传月暨2024年“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举办第五场行政执法“公述民评”,区文广旅游体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医疗保障萧山分局、河上镇、北干街道等5家单位接受“公述民评”。全区4837名公务员(含参公人员)完成年度网上学法用法考试;75名新任区管领导干部通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建设省、市、区三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13个、法治建设基层监测点10个、“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工作站23个,全区2910名“法律明白人”法律知识培训实现全覆盖。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仍需提升。全区行政案件发案量创历史新高,少数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牢固树立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系统谋划、依法执行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二)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力度有待加强。部分镇(街道)重点领域行政争议发案量高、败诉纠错率高、调撤率低,反映出行政争议化解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对行政争议主动化解意愿不强。
(三)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有待增强。部分直接面向群众和企业的重点领域,法治政府建设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有较大提升空间,与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期盼与需求还存在距离。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区委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汇报。区政府强化与区法院协调联动,召开府院联席会议2次,与区政府各部门、各镇街行政主要负责人签订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书。区政府常务会议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专题学法5次。区政府和4家单位负责人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及依法履职情况。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迭代升级。紧抓“关键少数”,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开展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制发及落实情况检查,建立跟踪问效机制,探索行政复议一件事归类一类事,提升办理效率与精准度,深化行政争议化解全流程全闭环。全域深化合法性审查改革工作,推进区镇村三级合法性审查监督体系全面铺开。一体推进法治萧山、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完善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巡察协调联动,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察。
(二)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制度供给、组织优化、数字赋能,迭代升级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专区,突出涉外助企法治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持续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加强重点产业风控法务指引的编制和适用。推广“法无忧”法治营商环境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系统。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综合查一次”实施率不低于55%,推动“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走在全省前列。开展涉企执法“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专项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夯实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基础。以“八五”普法收官为契机,统筹用好基层法治建设监测点、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等载体,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制定“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服务“萧山标准”,强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供给,深化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商事调解组织准入退出机制,完善民办非企业性质商事调解组织监督责任机制,促进商事调解组织规范有序发展。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