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盛唐诗人孟浩然,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山村景色和平静的田园风光中,和主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如此恬淡悠闲、亲切自然的画面,让人流连忘返,恨不得立马“奔赴”,体验感受。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你是否在寻找那份久违的“故人”家的感觉?是否渴望在忙碌之余能够品尝到那份熟悉又温暖的味道?是否想寻找一处芳草萋萋、鲜花盛开的小院静心休憩?
如今,你可以来到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千年古镇楼塔,与你的家人或朋友,走进美丽乡村中的“福至田家”小院,用农家的美食满足你的味蕾,用久违的童心感受家的味道。
线下亲临体验美景,线上“下单”感受美食。楼塔镇在发展吃、住、游、购文旅大产业中,精心打造全产业链,并不断优化完善。他们创新出“福至田家”新模式,不仅能够富了村民,也“福”了游客。
打造“福至田家”线上订餐平台,嵌入共富模块“田家饭”
家住钱江世纪城的小楼和小俞是地道的楼塔人,但夫妻双方都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很少在家烧饭。加之父母在外地做生意,他们很久没有吃到家乡菜了。
偶然间,他们在手机上刷到了“福至田家”小程序,点击进入“田家饭”模块,映入眼帘的是几十道家乡的美味佳肴。仙岩土鸡、楼塔大豆腐、楼塔溪鱼,小夫妻一口气点了不少早已垂涎三尺的家乡美味。
按照导航,他们驱车不到一小时来到了点菜的这家农家小院,主人正热情地把一个个精美别致的餐盘端了上来,里面盛满了他们朝思暮想的家乡美味。望着熟悉的田园山水,品尝这魂牵梦萦的家乡美食,小两口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间,新鲜的食材在晨露中苏醒。从地里到盘里,现摘现炒、现宰现烧。每一口食材,都仿佛带着大自然的呼吸与节奏,让食客在品尝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美好。这就是楼塔镇新近推出的“福至田家”,线上下单,线下享受,方便快捷。
原来,为了做精做深文旅产业,今年,楼塔结合当地丰富的绿色“土特产”实际情况,在全镇100多家餐饮店中,精选了几家作为试点,在线上开发相关小程序,全面立体式推出了楼塔美味,让游客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出文化,吃出“福”味。
首批“上线”四家“农家乐”,不仅农家小院精美别致,“大厨”手艺精湛地道,而且大都有着接待游客的丰富经验,吃住游等都能满足大家个性化的需求。
在“福至田家”,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家的记忆与温度。主人用楼塔老饕对待美食的认真态度,层层把关筛选田家,精选优质食材,将美味送上餐桌。
经典家常与创新融合,常来的食客发现,菜单每日更新,总有惊喜等着发现。招牌菜品,则每一口都有着“妈妈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走进农家小院,无论是装饰风格还是氛围营造,都让游客仿佛置身于一个温馨的家中,让大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舒适。
通过小程序,随时随地预览菜单,提前预订,到店即享,无需等待。线下支付,安全便捷,让大家吃得放心,付得安心。走进店内,宽敞明亮的空间,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份宁静与惬意。
“福至田家”不仅仅是一个线上订餐平台,更是一个传递爱与温暖的地方。首批上线的“恒福居”“美福居”“沐心山房”“枫味味觉”四家农家小院,是这份爱与温暖的最好诠释。
“农家小院”华丽“转身”,挖掘文旅产业“财富密码”
青山绿水间,一座新徽派农家小院,不大不小的方庭中筑有假山和水系,一群锦鲤早已不怕生人,任你抚摸它的大头,张着大嘴讨吃的。这就是位于大同二村余元坞的“恒福居”,首批上线的“福至田家”。
“好的食材往往只需最简单的烹饪,田家饭便是去繁就简,追求的是‘从地里到盘里’的新鲜。这些菜,前一个小时还长在地里呢,这个葱是锅里烧着鱼的时候去摘的。”过去经营“农家乐”的主人芬娟大姐向前来探寻的食客说道。
“我们田家饭讲的就是返璞归真,用大碗盛菜大盆盛汤,不但展现我们田家人的好客,最主要的还是让你能品尝到与星级饭店不一样的味道。”芬娟接着“阐述”。
的确,游客们发现,恒福居的古法蒸鸡,是精选大小在两斤二两左右的楼塔本鸡,用柴火灶蒸煮 。因此,蒸出来的鸡,肉质鲜嫩、入口甘香,越嚼越香。
政府引导把关,时刻提醒经营者:要在过去农家乐的基础上,提档升级,无论是服务、管理还是经营,都要有“精品意识”,“质量至上”。
“恒福居”的芬娟就秉承了这种理念。她做的萧山人的“最爱”蒲头神仙汤,咸鲜开胃,荤素搭配,菜蒲头、河虾、鞭笋,一起蒸煮。汤水中因为有了时令食材的加入,让人更多地体会到食材原本的鲜美,一点点天然的咸鲜,让时令蔬菜的清甜更加凸显。
而椒盐猪蹄和红烧鱼,都是芬娟大姐的拿手好菜。菜品不仅有着田家独特的风味,摆盘上也不输星级餐厅,可谓是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我已具鸡黍,邀您至田家。在“恒福居”,吃饱喝足后荡秋千、赏锦鲤,或在庭院和好友品茗谈天地,掼蛋悟人生,充分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快乐。
“线上触电”后,芬娟大姐的生意比以前红火多了。有了良好的背书和口碑,她的订桌量大幅增加,时常忙不过来,只好介绍给“同伴”。
全新的模式,让楼塔很多“农家小院”热闹起来。游客纷至沓来,人流带来了商流,“芬娟们”摆脱“农家乐”过去粗放的经营模式,开始“精耕细作”,探索着新时期“田家”共富的“新密码”。
突出个性,“福至田家”差异化经营打开新“财路”
很长一段时间,农家乐“大行其道”,一栋农家别墅,一个小院,几张饭桌,主人就开门迎客。由于经营模式雷同,导致“内卷”,“红海”里拼杀后,近年来,农家乐大都销声匿迹了。
为了能将“福至田家”新模式久久常新,楼塔政府引导经营者差异化经营,凭借各自的“独门绝活”,个性化定位,让游客自主选择,现场品尝各有特长的“田家饭”。
管村村的“枫味味觉”就深谙其道。老板章叶锋今年53岁,早年在北方闯荡的时候,爱上了喝酒。所以在开设田家的时候,他便把好喝又养生的特色酒作为“独门秘诀”。
自制的马卡鹿茸酒是他的“利器”,喝了之后,疏通经络,神清气爽,又能改善睡眠质量。不少客人喝了大为赞叹,酒足饭饱,在结账离开的时候还要买上一壶带走。
当然除了马卡鹿茸酒外,章叶锋酸甜可口的青梅酒深受女游客的喜欢。楼塔本地无公害的青梅加上特色白酒,随着时间的沉淀,一口小酒微醺,别有一番滋味。
好酒要配好菜。为此,章叶锋也练就了一身好厨艺。说起菜品,他最爱的莫过于三丝藕根。很多人吃过藕,但估计很少吃过藕根。新鲜的藕根,配上火腿丝、青椒丝、红椒丝,再加上秘制调料,入口鲜咸中又带着一丝酸味,既下酒又开胃。这道“田家菜”,成了他的招牌菜,游客线上必点。
“美福居”则走“孩子的路线”。走进的小院,田家可以让孩子们走进田间,摘取刚刚成熟的玉米。每一粒玉米都像是大自然的馈赠,带着田野的问候,成为孩子烧烤后的美味。
而田家不远处的沙趣园里,田家早已备好了工具,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堆沙包、挖沙坑,让孩子们快乐地释放天性。
随着夜幕降临,“美福居”二楼平台上,主人将饮料、水果、烤串已经端上了桌,特色烧烤正恭候着访客的大驾光临。新鲜的蔬菜、鲜嫩的肉类,在炭火上慢慢翻烤,油脂滴落,火焰跳跃,每一串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在烧烤的香气中,游客畅谈生活,分享故事,笑声和话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夜晚最美的旋律。
探索发展新路径,让“共富梦想”一键即享
千年古镇楼塔,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这里盛产各种美食的“原材料”。而让这些绿色的“土特产”化为人们嘴边美味佳肴的,早就有名声在外、家喻户晓的“楼塔十大碗”。
楼塔三鲜、楼塔大豆腐、仙岩土鸡、溪沟杂鱼、焐土猪肉、咸白菜冬笋、霉干菜扣肉、素肠青菜、糖醋肉皮、咸菜炒猪肝等民间菜肴,蕴藏着深厚的乡风食俗和人文内涵。楼塔的“十碗头” 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享誉一方。
2024年以来,楼塔镇开展“至田家”共富调研。他们走村入户、主动寻访,了解农户需求和发展建议,新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今年5月23日,楼塔镇首推“至田家”共富模块——田家饭。
历时200余天,“恒福居”“美福居”“沐心山房”“枫味味觉”等“田家”陆续加入,“田家饭”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和游客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经过前期预热,楼塔“田家饭”反响良好。2024年国庆节期间,就有农户在7天内接待了200多位游客。前段时间,楼塔镇正式推出“福至田家”线上订餐平台,帮助农户拓展线上经营,进一步打响农家菜知名度。
而通过“福至田家”微信小程序,可以随时随地预览菜单,满足了城乡居民“在家订餐、到店即享”的现代化需求,让点餐游客放心游玩、尽兴而归,切实解决游客“在农村游玩不知道去哪里吃、吃什么”的尴尬局面。
“田家饭”的每一道菜都来自于自然,经典家常与创新融合,样样承载着农家的记忆与温度。在“田家”,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果蔬,已经成了农户致富的密码。“从地里到盘里,现摘现炒、现宰现烧。每一口食物,都是自然。”“恒福居”主人说道。
近年来,楼塔镇立足自身生态人文环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底色、未来乡村元素为抓手、共同富裕实现为愿景,在“绿色+农文旅”发展方向上主动作为。
今年年初,高端品质民宿“无它心舍”在楼塔顺利落户开业,带动了周边民宿、农家乐的发展。此次“福至田家”线上订餐平台的推出,不仅是楼塔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楼塔实现全镇“文旅提品”的具体实践。
按照楼塔的发展目标,“福至田家”只是探索乡村振兴路上共富的一次“尝鲜”。未来,不仅有更多“田家”触电上线,而且力争“孕育”更多的“福至田家”新模式上线,让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奏出一个个华丽的乐章。(刘殿君 方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