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垂钓者悠然自得,木栈道上老人牵着孩童缓步漫行,绿荫小径间,不时有市民举起手机,定格秋日水岸的静谧风光。近日,位于蜀山街道联丰直河与第二桥河交汇处的滨水绿地,经过系统改造,已从昔日植被杂乱的闲置地带,蜕变为一处生机盎然的休闲空间。
“改造前,这块绿地因为建成落地时间较早,一直存在植被凌乱、配套设施不足、临河护栏缺失等问题,虽然有一块滨水绿地,但周边居民愿意来的不多。”萧山环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该集团下属环城公司、天开公司联合蜀山街道,以“打造高品质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为目标,启动了系统性改造提升工程。
改造成果很明显,相比以往,这片约1.35万平方米的滨水绿地已焕然一新,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周边居民家门口宜游、宜赏、宜憩的休闲新场所。家住九章赋小区的李阿姨说:“绿地就在小区边上,以前这里杂乱,带小孩来也不安全。现在改造后,几乎天天都要到这里遛娃,有这样一块绿地,生活幸福感确实提升了。”
在1.35万平方米的公园中,有一条长约940米滨水岸线,项目团队围绕这条滨水岸线,融入蜀山特有的城市韵味与文化内涵,激活沉寂水岸,塑造出多样化的滨水活动场所,实现了景观与功能的有机统一。
在景观结构上,公园以宽2米、总长约1000米的滨河漫步道为主线,串联起东入口活动区、木栈桥休闲区、“老桥”观景垂钓区、林间漫步区及南入口浮桥区五大功能节点,形成连续而富有变化的滨水体验序列。
在生态景观方面,公园建设中通过精心配置植物,构建出层次丰富、季相分明的绿化体系。比如,在树木品种上有红枫、银杏、香樟,可以点染四季流转的斑斓色彩;在花卉选择上,梅花、海棠、桂花、紫薇等品种可以交替绽放,织就“月月有花、季季有景”的锦绣画面。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改造在提升“颜值”的同时,也注重传递“民生温度”。全新的园路系统贯通全园,修缮后的木栈道更添古朴韵味,随处可见的休憩座椅方便市民驻足赏景,还有加高加固的临河护栏守护游人安全。这些贴心细节,全面提升了公园的安全性、舒适性与便捷性,使其真正成为服务于市民日常生活的“社区活力绿洲”。
绿地公园的成功蜕变,显著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萧山环投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继续把生态修复、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唤醒与重塑更多类似的“城市边角料”或“被遗忘的角落”,共同绘就萧山更加生态、更具魅力、更富温度的宜居城市新图景。(靳林杰 韩杰 孙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