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经验走向全省 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有了“团体标准”

发布日期:2025-10-13 09: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近日,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的全省首个《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我省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迈入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新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该标准是此前发布的《萧山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导则》的细化延伸,重点聚焦管护实践,提炼出十大典型场景下的规范化操作路径,有效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管护标准空白,为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化管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区以“导则、标准、激励”为核心,构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出台《萧山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导则》《萧山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奖励办法(试行)》等政策,区财政每年配套1000万元资金,用于鼓励支持长效管护优秀村。

我区在19个镇街的27个行政村及益农镇全域实施长效管护,试点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益农镇全域管护开支同比下降26%,27个试点村下降10%,管护效率大幅提升。

各地创新举措频出:推行“积分制”、数字系统管理,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将“积分制+清单化”治理纳入村规民约,拓展至荣誉表彰、党员发展、村民代表推选等多元激励。河上镇伟民村推出“五和众联”项目,实行“信用积分+共富积分”双轨运行;益农镇群围村实施“三每行动”,确保环境问题早发现、早整改。

我区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参与。益农镇将网格长、网格员、保洁员和垃圾收集员四级主体实行“捆绑式”绩效管理,2024年整改环境问题1.3万余处,整改率达95.41%。鼓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妇女代表等广泛开展志愿服务,2024年全区农村志愿服务时长超56万个小时,形成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区将深化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2.0建设,推动实现全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覆盖,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萧山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供示范样板。(何可人 周介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