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哨兵”站岗 守护城市安全

发布日期:2025-01-26 09: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公共安全,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

2024年,萧山将“新装消防‘生命通道’智能预警监控系统100套,实现高层居民小区全覆盖;建成全区易积涝涵洞隧道水位预警系统”作为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截至目前,相关目标任务均已完成。

畅通“生命通道”

“消防通道,请勿停车。”近日,住在某小区的王先生刚将车停在消防车道上,几秒钟后,旁边的喇叭就响起了“语音警告”。抱着一丝侥幸,王先生不理警告回到了家中。谁知几分钟后,物业人员就上门提醒,让他赶紧下楼去挪车。

自动抓拍、语音喊话、平台推送、上门提醒……全天候“哨兵”站岗,线上线下联动,这是我区破解消防车道堵占问题的有力举措。

消防车道是“生命通道”,必须时刻保持畅通。近年来,我区在“生命通道”执法试点基础上,结合违停车辆发展监管、事件执行、日常管理等综合决策环节,建立消防车道治理驾驶舱,并将消防车道堵塞治理“一件事”流程分为事件采集、事件治理、事件执法、考核四部分。该系统联动交管部门和智慧泊车系统,一旦发现占用消防车道的情况,系统会自动将挪车提示推送给小区物业和车主手机,做到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执法有效衔接,实现闭环治理。

截至目前,我区已安装1362路消防车道堵塞智能预警监控,覆盖503个小区消防车道重点部位,完成疏导堵塞消防车道行为16.9万余起。自从推广安装消防车道智能预警设备以来,对单个消防车道违停事件发现并确认的平均耗时由约半小时缩减为5分钟,单个抓拍点每月平均违停率同比下降23%。

“智”防城市内涝

“所前镇来苏周村村道与联东路交叉口南积水已超10厘米……”一条来自易积涝涵洞隧道水位预警系统现场水位传感器的预警信息,顷刻之间就被区社会治理中心(城市智治中心)指派至区交通运输局处置,后者随即安排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并及时反馈处置结果。

通过物联监测设施及时、准确地感知易积水点位的“心跳”和“脉搏”,是我区做好汛期排水防涝工作的创新之举。通过可视化线上巡查,可以避免出现“有险情无人管”“一处险情多人管”等问题,真正做到智能预警、智能分析、在线指挥。

2024年,区社会治理中心将全区243个涵隧点位中141个易积涝点位纳入建设管控名录,分别落实水尺、泵机等感知设备的增设或改造提升。联合相关部门收集近年来全区涵洞被淹突发事件,形成历史积涝词条,匹配区气象局对未来4小时降雨量的预测,触发涵隧未来4小时积涝风险隐患告警,让防控更精准。

分层处置,则让闭环更高效。依托“红领通·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中枢支撑,与系统“一键巡查”功能双向联动,可以实现重点时段任务派发秒级直达。现场积水超15厘米触发二级预警,现场积水超30厘米 触发一级预警,隐患预警通过“红领通·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直接流转给属地和相关责任部门,并通过及时催办、督办事件闭环实现全过程监管。

据了解,自系统运行以来,已向全区23个镇街、平台(场)累计下发13次共计2964个涵隧排查任务,督促属地责任单位提前做好巡查巡检工作。在2024年梅雨季、台风季等重要时段,系统累计预警4768次,有力地提升了全区涵隧积涝隐患数字治理整体水平。(蒋超 孔鹏飞 孙娜 王军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