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午后,盈丰街道盈一社区配套用房的庭院里,一群来自外省的流动党员回到盈一党组织“娘家”,让这里变得朝气蓬勃。
“我觉得社区的非机动车有序停放管理还可以加强。我看到过一些居民因为电动自行车无序停放堵住了路,引发了邻里间的矛盾。我们在日常巡逻时要注意一些,加大宣传力度。”流动党员乔永生说,“还有居民在非投放时间段扔垃圾的情况也是一个‘顽疾’,管理难度挺大的。”
这边话音刚落,另一边就接上了。“我也曾看到外卖小哥与居民因为进出小区问题发生争执,是不是可以考虑给外卖小哥开设专用通道,关爱外卖小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晚上,路边的流动烧烤摊让社区充满‘烟火气’,为不少下班的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但同时存在交通隐患和食品安全问题,是不是可以加强监管,让‘烟火气’更长久一些。”流动党员们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满是对社区治理的关注。
这是盈一社区“盈聚能”青年议事荟的一个缩影。 几张桌子、几张椅子,加上一杯暖暖的茶水,轻松的环境让来自五湖四海、从事各行各业的青年流动党员们在这里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社区治理的想法与观点。
“盈一社区里有不少外来的青年,萧山是他们选择拼搏的第二个家乡。”盈一社区党委书记周建成说,在近年来的走访中,社区发现,这些青年中存在着不少的流动党员。“我们希望将‘盈聚能’青年议事荟的参与范围进一步扩大,让更多青年反映自身需求、社区治理短板,说出自己对社区建设的想法,让我们更好地打造青年向往社区。”
为了让社区更具“家”的温暖,当天,盈一社区党委还为流动党员颁发了精心准备的“政治生日贺卡”,不仅印有温馨的祝福语,还附上了党员的个人入党日期及简短寄语。一张小小的贺卡,对流动党员来说,是温情,是激励,也是鞭策。
接下来,盈一社区党委将持续发挥青年议事荟作用,擦亮“盈聚能”党建品牌,挖掘辖区内流动党员能人骨干力量;既增强流动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又激励他们异地亮身份、他乡显担当,进而助力他们立足本职发光发热,融入社区带头参与,奉献青春造就浙里。( 王俞楠 陆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