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1/2024-81703 成文日期 2024-09-27
发布机构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8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9-26 16:2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人力社保局
分享:

俞益钢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提升我区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由我局主办,区总工会协办。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工作受到省市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已经连续三年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因此,我区各部门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总体要求,不断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持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主要举措和相关成效如下:

一、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大人才培养格局

我区不断优化升级技能人才政策,先后就公共实训、自主评价、首席技师评选、技师工作室管理等出台7个配套管理办法,已建立起涵盖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平台载体建设和评价激励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力社保部门具体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新格局。其中我局承担政策制定、资源整合、质量监管、统筹协调等工作,发改局负责职业院校等基础能力建设,财政局确保补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总工会牵头负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产改项目,经信、农业农村、民政、商务等部门负责开展行业人员培训任务。

另外,我区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我局具体负责,每年均联合区经信局、区商务局、区总工会等就区首席技师、区技能大师工作室、萧山工匠等评选和认定工作进行联合评审,并联合举办各类职工技能比武,不断加强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2023年全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8场、区级技术比武活动20场,较好地加强了各行各业产业人员培养力度。

二、优化培育模式,获得技能人才提质增效

聚焦我区先进制造业,以民生实事为切入口,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深入实施新时代智造工匠培育行动。一是强化产教融合。以萧山技师学院建设省一流技师学院为契机,打造“智能制造、数字信息”两个高水平专业群,与先临三维、宝盛集团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持续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企业技术服务等,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0000人以上、职业技能认定4000人以上,推进“技师+工程师”人才培养。二是强化企业主体。通过新增自主认定企业一次性10万元资助、规上工业企业人均3000元高技能人才资助等,引导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常态化开展定制式、清单式、跟踪式服务,在监管的同时帮助企业就无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职业(工种)向上申报评价标准。今年上半年我区又新遴选了11家自主认定企业,目前全区共有自主认定企业69家,已累计培育技能人才11744名,企业备案数量、技能等级认定人数居全市前列。三是强化市场赋能。扶持和培育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鼓励市场化培训。目前全区共有公办培训院校5家、民办培训机构21家。2023年,各院校、企业、培训机构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7455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2469名,新增高技能人才5303名。截止2023年,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36.1万人,高技能人才11.93万人,总量居全省首位。

三、加强人才激励,实现高技能人才素质提升

完善政策体系,深化激励机制,实现技能人才个人发展,提高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度。一是工匠标兵点燃人才热情。每年培育以首席技师等为代表的“新时代萧山工匠”,积极推进工匠标兵工程。目前,全区共有全国技术能手22名、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青年)人才12名、“新时代浙江工匠”127名、区级以上首席技师191名,优秀技能人才遴选位居省市前列。二是职业贯通激发人才活力。推动传化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试点开展制造业领域高技能人才职称贯通评审,技能人才可以突破学历等限制,参加职称评审、人才分类认定,成为高层次人才,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H”型职业发展路径。例如,杭萧钢构的焊工刘克敏获评杭州市B类高层次人才,申通快递员李庆恒获评杭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三是各类活动营造人才氛围。通过“电视擂台赛”、“匠心会客室”、“技能训练营”等各类系列活动,不断选拔优秀产业工人、讲述人才故事,开展技能启蒙、职业体验、技术服务等活动,提高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共建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成就技能的良好技能生态。

虽然我局在技能人才培育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俞委员提出的社会观念还未转化、技术工人数量不足、产业工人成长受限、用人单位培训主动性不够等问题,的确是我们目前工作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亟待我们创新突破。

下一步,我局将汲取委员们的宝贵建议,务实创新,加快推进技术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展我区技能人才队伍。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好政府主导、规划指引、激励带动的作用,制订《“新萧匠”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迭代更新《职业培训补贴(资助)实施办法》、《高技能人才资助》等政策。同时,配合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各领域技能人才培养专项政策。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培育更多技能创富型企业,以体制机制创新释放人才发展活力。二是强化协同共建。与就业创业工作一体衔接,依托培训机构和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就业服务平台,开办“社区技能夜校”,推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有效衔接,布局覆盖镇街、村社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强化与总工会、经信等区级部门间联动,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一体互促,分职业、分等级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和评价,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职业认可。开展“名匠领航”系列活动,围绕“做优职业技能竞赛、完善表彰激励、讲好人才故事”等维度,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发展营造优良生态。以萧山技师学院为重点,优化“政校企”合作机制,探索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现代人才产业学院”,开展“百企千岗万薪”行动,实施“校园匠苗工程”,培育高学历和高技能兼备的劳动者队伍,扭转职业偏见,重塑对高素养蓝领人才的社会认可。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区人力社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