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1/2024-81697 | 成文日期 | 2024-09-27 |
发布机构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有效性 |
刘克敏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提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的提案收悉。由我局主办,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技术工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骨干支撑。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完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提高产业工人地位。
一、聚焦产业需求,健全培养体系
推进萧山“匠心学院”建设,构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工匠人才”三级培训培养体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岗位需求,量身定制产业工人分层培训方案。今年,我局紧密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领域,进一步丰富技能培育的形式、渠道等,拓展更多场景的“人社+智能制造”培训模式。着眼匹配职建供需两侧,灵活开展订单化培训。面向专业要求高的技能项目,依托萧山技师学院,举办“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订单班”等项目化培训,加快培养一批产业高技能人才;面向中小微企业,由区级统筹技能提升需求,开展“智能制造技能人才蔚蓝班”等普惠式培训,“一产一案、一企一策”。着眼贯通培训评价环节,组建培训评价产业联盟。聚焦智能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联合萧山技师学院、万向钱潮、亚太机电等8家单位建立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训评价产业联盟,促进供需对接更精准、资源投向更合理,打造纵向贯通、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培育矩阵。目前,依托该产业联盟已开展智能制造人才培训351人次,新培育技能人才272名。
二、做强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
区教育局依据中职学校特色,做强机械、服装、建筑、园林等区域支柱产业专业,拓展智能制造、新能源、大数据等新兴专业。我局全力支持萧山技师学院创建省一流技师学院,打造“智能制造、数字信息”两个高水平专业群,推进“技师+工程师”人才培养。各家院校积极与企业合作,推进系列产教融合项目,如萧山技师学院与胜达集团、恒逸集团联合开发课程体系、组建师资队伍,与新华三等知名企业共建教学平台、研发项目。今年萧山技师学院还推出“百企千岗万薪”活动,为百家规上企业精准培育所需的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
三、掌握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从企业需求端出发,加大用工需求调研,通过精准援企、稳岗、就业帮扶等服务,解决“企业招工难、青年就业难”的问题。以用工分析做好招聘工作。依托用工监测平台对145家企业开展常态化用工监测,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外出劳务协作招聘会,截至目前,已开展四川、贵州、湖南、安徽等5省11地劳务协作活动12场,共有49家企业提供岗位4513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00余人。以就业见习吸纳新就业人群。引导制造业企业设立见习基地、挖掘见习岗位,吸引青年劳动力见习和就业。截至目前,萧山区已开发就业见习岗位432个。以校园招聘加大人才流入。实施“百校千企”工程深入开展校企合作,2月底启动2024“潮启WE来”萧山区春季全国高校巡回招聘系列活动,赴北京等12所城市70多所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产学研、人才对接交流等政校企全链条合作,吸引更多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青年群体来萧见习就业。
四、加强人才激励,提高社会认知
完善政策体系,深化激励机制,实现技能人才个人发展,提高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度。工匠标兵点燃人才热情。每年培育以首席技师等为代表的“新时代萧山工匠”,落实好技能人才奖励工作。2023年,我局共发放区首席技师津贴36万元、区技能大师工作资助173万元,区总工会为技术能手、职业技术带头人等先进职工发放特殊岗位津贴58.08万元。全区目前已有全国技术能手22名、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青年)人才12名、“新时代浙江工匠”127名、区级以上首席技师191名,优秀技能人才遴选位居省市前列。“以技提薪”激发人才活力。在通过常态化用工风险诊断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同时,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工人职业技能等级体系,引导企业工资分配向一线员工倾斜,形成“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分配导向。
五、拓展宣传路径,营造技能氛围
进一步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大力宣传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价值,让更多人了解技能人才的贡献和成就。举办“电视擂台赛”,营造成才氛围。我局从2011年起便在全省率先举办“行行出状元”技工比武电视擂台赛,每年10月还联合区教育局举办全区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2023年我局共举办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职业技能竞赛13场。今年我们还将计划举办区级技能竞赛10场、各类技能比武10场以上,并通过萧山电视台等进行报道,不断渲染技能氛围。打响“名匠领航”品牌,引发示范效应。依托“萧山名匠领航团”,不断开展“名匠助企行”、“名匠进校园”、“匠心会客室”等系列活动,扩大名匠品牌影响力和好感度。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体验等活动,展示技能人才的风采和技艺,提高公众对技能人才的认知和认同。
下一步,我局将汲取委员的宝贵建议,务实创新,加大技能人才激励,提高技能人才社会价值。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好政府主导、规划指引、激励带动的作用,制订《“新萧匠”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配合其他部门制定各领域技能人才培养专项政策,以体制机制创新释放人才发展活力。二是提速院校发展。加速推进萧山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做好3个国家级基地(2个世赛集训基地、1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果转化。同时,鼓励民办技工院校稳健发展,成为技工教育的有益补充。三是拓展培训广度。通过“镇街动员、协会招生、机构培训”模式,灵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加大惠企服务,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培训和认定;着眼于快递行业、网络直播等新职业,挖掘新工种,开展新培训。四是加大人才激励。做好优秀技能人才遴选工作,每年持续评选10名区首席技师、认定5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的各项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加职业荣誉感。五是提升职业认可。以萧山技师学院为重点,优化“政校企”合作机制,实施“校园匠苗工程”,扭转职业偏见,重塑对高素养蓝领人才的社会认可。开展“名匠领航”系列活动,讲好人才故事,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发展营造优良生态。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区人力社保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