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3/2024-79823 成文日期 2024-07-09
发布机构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4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09 15: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住建局
分享:

周剑伟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区建筑业在后亚运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交通局、区商务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工作的关心,您所提的建议非常中肯、具有建设性。建筑业是我区的传统和支柱产业,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我局紧扣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建筑业产值稳步增长。2023年,我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82.6亿元,增速9.3%,绝对值全市排名第1,增速全市排名第3。其中,省内产值856.4亿元,绝对值全市排名第2,增速15.4%,增速全市排名第3,占全区GDP比重4.2%。

针对您提出的“稳中求进,供需两端发力,稳定扩大建筑业市场”建议,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房地产预期转弱为房地产和建筑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宏观层面,我省率先发布全国首个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指导意见,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相关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为稳定扩大建筑业市场,我区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精准施策维护市场平稳健康。积极贯彻落实各级楼市调控政策,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优化住房限购、加大住房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住宅用地供应、强化预售资金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区将推进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鼓励按照“居民主体、政府主导”的模式实施更新,至2026年,计划实施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125个。(二)优化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是支持企业资质升级。通过政策扶持、资质升级咨询服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区内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仅2023年我区新增一级建筑业企业23家,二级企业25家。今年我区新增一家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为我区建筑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二是强化企业培育。针对区内建筑业龙头企业,区住建局出台《萧山区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企业培育实施方案》,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建立“一企一议”服务工作机制,通过激发和调动区内建筑业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我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包括房建、市政、水利、公路等总承包现代化示范企业34家,钢结构、装饰装修、古建筑等专业承包示范企业12家。三是落实政策惠企业。5年来,通过建筑业高质量政策扶持,共计兑现奖补资金共计2536.6万元,惠及企事业单位94家,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我区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定位,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着力打造融资环境最优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一是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资源倾斜,信贷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末,全区存贷规模同比增长12.2%;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82%;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2%。二是深化合作对接。深化政银企合作,推进区政府与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平台、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快降费扩面。推进政策性担保降费扩面,小微企业年化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8%,政策性担保余额再创新高,总量达12亿元,位列全市第一。(四)实施专项清理行动。我区高度重视工程款清欠工作,为了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今年3月区委区政府下发《萧山区助企服务“二十条”实施细则》,其中包括《关于开展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清理的实施细则》,全面启动政府和房地产领域拖欠中小微企业款项专项清理,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全力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同时推动建立和完善清欠工作的长效机制,从而推动完成款项清欠,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局也将充分运用“住建领域拖欠账款管理平台”“薪乐达”等工资监管平台等载体,主动发现欠款苗头性线索。联合属地加强动态摸排、动态清零和信访维稳,确保将工程款清欠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针对您提出的“以进促稳,继续加大力度,拓展国内外建筑市场”建议,建筑业是外向型产业,“走出去”是保持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由于全球地缘局势紧张、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建筑业企业向外拓展势头减弱,区内企业受规模、资质等级、融资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走出去后在对外工程总承包的能力上还有许多不足,制约了市场拓展的能力。为促进我区建筑业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我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以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方面入手,多渠道增强区内企业承包工程的建设能力和水平。二是指导和帮助区内企业,通过申报、兼并、重组等方式提升企业资质等级,支持企业向专业承包领域增项,推动企业向综合性承包企业发展,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三是鼓励和引导区内企业与区内外大型企业间互动合作,通过企业投资、项目合作、地区推介等方式给予企业支持、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走出去”发展,在国内外建筑市场树立起萧山品牌。在境外工程承接方面区商务局表示下一步将做好:一是对接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组织建筑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考察、投资洽谈会、产业对接会等各类投资促进活动。二是引导培育本土民营跨国领航企业。将建筑类头部企业纳入我区领航企业培育库,开展梯度培育。三是做好境外工程承包企业风险防控。协同中信保等开展“走出去”安全指导,组织企业参加省“丝路领航”系列培训,指导建筑企业积极防范海外风险。我局也将做好与商务局对接,共同努力,为境外工程承包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保障,推动境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您提出的“先立后破,持续高效研发,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建议,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人口结构老龄化背景下,发展绿色建筑及新型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必然。我区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面,特别是装配式钢结构产业一直领先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先后被住建部认定为“中国钢构之乡”“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也为全省首批建筑工业化示范区。但目前社会普遍习惯于传统的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发展面临成本增加较多、产业链不完善,专业间协调困难等实际困难。为降低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减少装配式施工带来的质量通病,近年来我区积极组织有数家意向企业计划投资设立绿色建造生产企业,发展绿色及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基地,并提出选址意见建议,但部分投资项目因亩均税收不符合硬性要求,用地指标难以落实从而搁浅。关于推动建筑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目前,我区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引领创新驱动、打造良好人才生态的重要平台。建筑行业现有2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设在浙江萧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大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有2名博士后在从事研究工作。此外,建筑工程师还是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力军,每年职称评审,建设工程专业申报、通过人数都是最多的。近三年来,萧山区建筑工程中评委评审通过人数分别为754人、807人、829人,每年都是各中评委通过人数最多的。评审取得中级职称的人才可认定为F类人才,进而可享受租房补贴等政策,对人才有较大吸引力。接下来,我局将认真借鉴您提出的建议,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推动我区装配式建筑持续深入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区内主要媒体宣传的作用,多渠道加强对我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宣传报道,宣传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公众更全面了解装配式建筑对提升建筑品质、宜居水平、环境质量的积极作用。二是持续做好项目落地。对政府投资项目大力推动装配式建造,重点对学校、医院、文体场馆等应优先实施钢结构建造,形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为主要的建筑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做好产业链培育。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引导区内行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其向设计、生产、总承包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迈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实现融合发展。同时积极鼓励传统建材企业向绿色建材、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等科技型生产企业转型,支持原有构配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


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