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1/2024-79597 成文日期 2024-07-03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我区首批文化特派员亮相 实现镇街(场)全覆盖

发布日期:2024-07-03 09:4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
分享:

近日,萧山区启动首批文化特派员出征仪式,省、市、区三级共23名文化特派员集体亮相。活动上聘任了首批17名区级文化特派员,并部署了推进落实文化特派员工作的任务举措。

据介绍,文化特派员是浙江在全国首创的探索性工作,选派一批优秀文化工作者深入乡镇(街道)开展指导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助力省域现代化先行。

从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落实“三支队伍”建设要求出发,文化特派员制度应运而生,那么,文化特派员制度的“特”字,体现在何处?

首先是选拔方式的“特别”。在我区的“基层文化轻骑兵”里,有机关干部,也有学校教师,还有文化文艺协会的骨干,个个都是文化文艺领域的中流砥柱。

比如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导演、新媒体艺术家、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教师沈朝方,在电影与区域文旅深度融合方面积累深厚;再如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萧山区文联文艺志愿者服务团团长叶子,一直深耕基层文艺队伍建设,设立乡村艺校、乡村艺站,为乡村文艺事业注入新活力。

这并不是“单向度”的选派,而是一场“双向奔赴”。“萧山区委宣传部积极落实省委宣传部工作要求,认真‘盘点’,仔细摸排,通过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统筹调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区级文化特派员选派方案。目前,我区省级文化特派员1人,市级文化特派员5人,区级文化特派员17名,实现了省、市、区三级文化特派员在我区23个镇街(场)全覆盖。”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道。

其次,他们肩负的职责也十分“特别”。据了解,文化特派员服务期为两年,原则上每年驻乡镇(街道)100天左右,每个月至少赴基层指导服务1次,负责承担“1+1+N”系列工作,即在所驻乡镇(街道)范围,重点指导1个行政村,结对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农村文化礼堂,开展N项工作任务,包括文化资源挖掘、文化服务供给、文化品牌打造等七大类。可以说,他们就是牵起千万个“线头”的那根“针”,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同时,也会与萧山如火如荼的“千万工程”建设大业相融。

最后是推进落实方面的“特别”。如何在这两年里,把当地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挖掘、提炼、转化、落地,是每个文化特派员面前的考卷。这不仅考验着文化特派员的能力水平,更需要有派出单位的支持、平台的支撑、团队的协助。

据悉,我区首批文化特派员主要来自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文联、区融媒体中心等8家单位,涵盖机关及事业单位、学校、媒体、文艺院团、文化馆、少年宫等,可谓后援强大、优势鲜明,为在全区形成百花齐放、村村繁荣的基层文化发展新格局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此外,还要做好管理、服务。对此,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表示,要成为文化特派员可靠有力的“娘家人”,要全方位做好文化特派员服务保障,积极协同配合。同时,区委宣传部将牵头对文化特派员负责的文化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文化特派员工作情况,通过多举措、多维度,合力营造出文化特派员干事创业的最佳生态。

“文化特派员工作,是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人文乡村,进一步提升全区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应有之义。希望文化特派员们能厚植乡村振兴的‘精神根基’,扎根萧然、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形成合力,把先进的发展理念、文化力量、文化资源送到基层,推动萧山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