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教育证书展中观历史变迁

发布日期:2024-07-25 09:2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民国时期的萧山毕业证书长啥样?20世纪60年代为什么会出现中越双语毕业证书?近日,文庠有册——百年教育证书展在萧山民营经济馆一楼开展,引领市民朋友从中观历史变迁。

本次展览以“文庠有册——历史的印记,教育的见证”为主题,精选100余件清末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证书,包括毕业证书、成绩单、识字证书、毕业照等,引导观众回溯中国教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风貌与特色。

走进展厅,一件件泛黄的教育证书立即带人穿越回旧时光。“你看,这是一份1952年萧山县立第一小学校的毕业证书,上面的校长是袁勇贤。”本次展览策展人、萧山科举文化馆馆长钟妙明指着与之相邻的另一份证书道,“这份是1954年萧山县城厢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毕业证书,校长也是袁勇贤。说明它们是同一所学校,但仅隔两年就换了名字,你可以从中感受到学校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脉络。”

展厅内的所有证书,均由钟妙明收藏而来。提起这些“宝贝”,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件件“宝贝”背后的故事。“比如这件《筹金建筑晓晚别墅缘起》,是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同学会为金海观校长筹建晓晚别墅的一个启示。当时正逢抗日战争,金海观校长老家的房子被日本人炸了,同学会就想自筹资金为他建造一栋房子,但是金海观没有同意,而是用这笔资金在学校筹建了一座图书馆,买了一大批图书,从中能体现我们萧山百年教育的点点滴滴。”

记者在展厅里还发现了一件特殊的展品——来自1960年广西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双语毕业证书,这份毕业证书由中文和越南语组成。为什么毕业证书上会出现越南语?原来,20世纪60年代有一批交换生从越南来到中国求学,这份证书也从侧面折射出那个年代的中越友好关系。

据悉,本次展览由萧山区委统战部、民进萧山区委会、萧山区档案馆、萧山区教育局、萧山区社科联主办,萧山科举文化馆协办,展览将持续至8月底。(童宇倩  章泽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