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 引 号 | H004/2024-79912 | 成文日期 | 2024-07-10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主题分类 | 教育 |
内容 | 细化量化的年度目标 | 完成情况 |
擦亮“尚学萧山”品牌,高质量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启动全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综合实验区建设。 | 第一季度:1.全面复盘两区创建省级评估,科学制定2024年度两区创建国评迎检方案。 2.全面对标省级评估反馈意见,加速问题整改进度,形成整改报告。 3.根据省厅部署,按要求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评申报材料。 4.协调对接中国教育学会,确定2024年行动方案,并启动学校调研。 第二季度:1.根据省厅国评申报整体进度安排,适时召开全区两区创建国评冲刺会。 2.指导十个片区启动新一轮全覆盖督导检查,确保学校(幼儿园)按规按时整改到位。 3.全面准备两区创建省级评估“回头看”工作。 4.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配合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满意度调查。 5.根据省厅部署,按要求完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国评申报材料。 6.邀请中国教育学会专家入校诊断,适时出台改进计划。 第三季度:1.对标国评要求,更新完善国评迎检区级台账资料。 2.对标国评要求,全覆盖核查学校(园)校级台账资料。 3.对标国评要求,协助完成招生工作指导。 4.筹备第一届“湘湖论教”论坛。 第四季度:1.根据国评迎检要求,适时召开区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会。 2.根据国评迎检要求,全面准备迎检接待方案。 3.在接受实地国评后,动态跟踪国评结果。 4.商定“教育高质量发展丛书”出版框架。 | 1.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双普”和“优均”创建的省级评估实地核查反馈意见,以10个教育指导中心为单位,启动新一轮全覆盖督导检查,确保幼儿园、中小学按规按时整改到位。 2.接受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省级评估“回头看”,受到省级专家的肯定。 3.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4.根据省厅指示,按要求完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的国评申报材料,并上传平台。 5.萧山区与中国教育学会签署正式协议,并细化五大行动工作清单。 |
优化城乡教共体建设,推进南部教育共富。 | 第一季度:出台《萧山区南部镇街教育共富考核细则(试行稿)》,明确14个城乡紧密型教育集团考核方案。 第二季度:加强教共体建设,优化涉及南部镇街的14个城乡教共体,提升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精度,实行教研员联系南部学校机制。 第三季度:开展第一轮南部教育共富推进情况考核及激励,根据“1+2+3”交流机制,选派新一轮交流的干部、教师不少于100人。 第四季度:召开中期推进会,总结经验,提出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 已出台《2024年萧山区教共体(集团化)工作考核方案》,基本实现涉及南部“1+1”城乡紧密型教育集团与城乡教共体结对情况保持一致。 |
持续提升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 第一季度:情况摸底及目标确定。完成全区民办随迁子女学校情况摸底排查,结合省厅要求,确定我区2024年随迁子女公办就读率提升至85%以上。 第二季度:方案确定及工作实施。成立区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推进步骤,完成教师处置、学生处置及资产处置等工作。 第三季度:协议签订及开班准备。7月上旬完成学校停办协议签订工作,转公托管学校在开学前完成开班各项准备。 第四季度:补偿费用结算及验收评估。完成相关补偿费用结算工作,完成停办学校随迁子女学籍清核工作,做好检查验收评估工作。 | 已出台《萧山区2024年规范民办中小学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区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目前已全面启动,开展资产评估、人员补偿、学生安置等相关工作。 |
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星级制改革。 | 第一季度:启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萧山基地大楼,承担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四十四期全国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实践教学。 第二季度:根据杭州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星级制改革文件,起草具体行动方案。 第三季度: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项目引领带动全体教师“三类五阶”的专业发展,三类即管理队伍、学科教师、育人队伍;五阶即新教师、基石、原石、坚石和磐石五个发展阶段。 第四季度:做好全区教师队伍建设“琢玉工程”的行政协同保障工作,做好教师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成长。 | 根据杭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名师项目为“杭州市星级学科带头人”评选,区教育局不再单独评审,目前已完成“杭州市星级学科带头人”市级人选报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