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7/2024-79934 成文日期 2024-07-10
发布机构 区商务局 主题分类 国内贸易(含供销)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商务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9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10 17: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商务局
分享:

娄炜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直播经济赋能传统手工艺振兴的建议》第290号提案已收悉。经我局主办,区文旅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3月,萧山区文化馆(萧山区非遗中心)共有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4个官方新媒体账号呈现萧山非遗动态信息。近年来,萧山区积极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的萧山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工作,通过数字资源赋能,不断探索非遗传承、传播新模式和新路径。

二、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1.利用直播方式,宣传萧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创新线上传播渠道,增加萧山非遗曝光量。开展“悠生活,潮非遗”云直播体验活动全方位、多视角向全国网友直播推介萧山萝卜干、南宋官窑、面塑等多项非遗项目。引导老大昌、萧山萝卜干等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开设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拓宽产品销售的方式。2024年春节期间,通过与浙江文旅、z视介等平台合作,线上直播开光大典、板龙巡街等国遗河上龙灯胜会活动流程,累计线上观看人次超350万,同时参与浙江省“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系列活动,传递萧山非遗的独特年味。

2.培养人才队伍,着力培育优秀直播人才。积极培养创新性人才队伍,大力开展面向传承人及非遗工坊负责人的各类培训。与区内头部MCN机构无忧传媒签订框架协议,开展针对传统工艺从业者的新媒体传播专项课程。从人群定位、文案创作、脚本制作等方面系统化打造新媒体培训,发展新质生产力。

3.数字化转型,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创新提升。通过线下搭建产销,线上带货拓宽产品销售的方式,开发可销售的非遗产品和非遗文创品及衍生品450余种。同时配合“非遗Go”、萧山好物线上商城等线上平台建设,引导老大昌、南宋官窑等非遗商家及其商品入驻平台,推动非遗工坊的销售。全区所有非遗工坊月均销售额为5.31亿元,带动就业岗位4524个,2023非遗工坊年销售额超60亿。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推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在内的传统手工艺的高质量发展。通过非遗新媒体人才孵化专项培训,组织中华老字号、非遗工坊等企业入驻线上平台等方式,搭建非遗与新媒体之间的桥梁,帮助非遗传承人更好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展示和传播萧山非遗,扩大项目影响力,推动萧山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搭建专业平台,着力培育发展在线新经济。今年三月,老字号国潮数字产业园落户萧山。该产业园是全国首个以老字号非遗企业为主要入驻主体、以国潮数字化为特色定位、聚焦数字化品牌集群的产业园。园区以具备数字化基因的老字号企业、国潮国货企业及相关赋能机构为主要服务对象,推进老字号品牌集群与数字赋能的落地工作。下一步,将利用园区优势,吸引容纳更多老字号非遗品牌,扩大文化交流,发挥各自的品牌优势,促进老字号非遗品牌高质量发展,并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利用直播电商等新媒体平台,聚焦老字号非遗数字化发展。

2.扶持专业机构,引进和培养优秀直播人才。进一步推进无忧传媒等区内头部MCN机构与非遗的联动,培育发展非遗企业与产品的直播电商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商。组织老字号企业、非遗企业、直播电商企业的“异业合作”沙龙活动,提高直播电商企业对萧山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和营销能力。依托在萧高职院校,联动各类直播电商平台,开办短视频制作课程,提高非遗从业人员的视频制作技术技能,扩大萧山传统手工艺题材短视频的传播推广。鼓励网络主播到老字号企业实战锻炼,培育孵化一批具备专业技能的本地非遗专属主播。

3.强化政策支持,营造非遗传承良好环境。细化扶持政策,为非遗传承人开拓新媒体领域创造良好的发展土壤。引导以萧山萝卜干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的酱腌类传统技艺的良性发展,积极落实好《萧山区高层次文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扶持实施细则(试行)》等相关政策,帮助、引导符合条件的传承人申请补助和扶持资金,优化非遗传承环境。探索对于传统手工艺开设直播商家的政策扶持和奖励,开展各类评比活动,培育本地传统手工艺直播商家标杆,激励相关从业者积极参与直播经济。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直播经济赋能传统手工艺振兴工作的热情关注、关心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杭州市萧山区商务局

2024年6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