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9/2024-79472 | 成文日期 | 2024-06-28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主题分类 | 文秘工作 |
文号 | 有效性 |
金旭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出的提案《关于后亚运时代如何利用亚运场馆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钱江世纪城管委会、瓜沥镇、临浦镇协办,现答复如下:
萧山作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主阵地,拥有全省最多的亚运场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亚运场馆赛后科学利用这个课题,提前思考谋划,锚定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核心区”这一目标,打造亚运场馆赛后利用新标杆。
一、加速深化体育场馆惠民开放
目前,我区四大主责亚运场馆(奥体三馆、体育中心场馆群、瓜沥文体中心、临浦体育馆)开放均被列入省市民生实事事项。根据各类亚运公共场馆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0小时,全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00人以上)不少于15场等要求,区内亚运场馆制定场馆开放“一馆一策”,截止目前,在亚运场馆享受免费健身人数30余万人次。一是赛事活动应办尽办。指导场馆尽早制定赛事活动计划,除大型赛事活动外,积极与社区、学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或比赛,扩大场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场馆项目应开尽开。明确场馆开放时间及场地项目,尽可能多元化的设置场馆开放项目,同时合理安排赛事和活动时间,避免资源浪费。三是项目收费应免尽免。根据公共场馆属性,指导场馆对开放项目设置低免收费,在工作日上午等空闲时段设置免费场次,法定节假日期间和全民健身日全时段全项目免费向公众开放,对如青少年、老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优惠政策。四是智能设备应设尽设。目前,萧山亚运公共场馆均已安装流量探头,同时通过接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预约、应用手机快速扫描过闸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场馆的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
二、加快构建“金字塔”赛事体系
围绕全年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3场以上,国内高水平赛事10场以上,特色赛事、群众体育赛事100场以上”目标,打造“顶级品牌赛事+高水平体育赛事+基层普及赛事”的“金字塔型”赛事矩阵。一是顶层——锚定世界级赛事。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引入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2024尾波滑水世界锦标赛、2024赛季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女子系列赛总决赛等国际品牌赛事。二是中层——锚定专业赛事赛道。积极申办国家级单项锦标赛,举办2023-2024赛季WCBA全明星赛、第三届全国女子棒球俱乐部锦标赛、2024全国围棋锦标赛(团体)、全国壁球锦标赛等高水平专业赛事;同时,助推电竞、霹雳舞、壁球、山地自行车等新潮体育项目赛事落地。三是基层——锚定全民赛事赛道。一方面持续培育湘湖半程马拉松赛、戴村国际山地越野赛、“湘湖杯”足球系列赛事、村BA系列赛事等具有萧山韵味的赛事 IP;另一方面鼓励举办萧山区智力运动会、萧山区广场舞大赛、围棋业余段位赛、羽毛球俱乐部联赛等全民参与赛事。
三、引导资源要素多元集聚
我区4大主责场馆都采取委托第三方运营模式。依托场馆平台,加速打造“四大圈”。一是打造演赛集聚圈。截止目前,全区举办各类演艺活动67场,其中13场演唱会,门票开售“即罄”,接待观众超20万人次。1-5月,全区举办各类体育赛事540余场次,以2023-2024赛季WCBA全明星赛为例,两天近2万名观众在现场观赛。二是打造商业集聚圈。奥体中心场馆群围绕餐饮、娱乐、体验、零售等业态,积极对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主理人品牌及首店品牌。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商业引进以体育装备、体育用品、体彩等业态为主。三是打造体培集聚圈。奥体综合训练馆二层、三层分别引入杭州头部品牌杭州三锐体育和杭州硬和体育,联合运营羽毛球、篮球培训,四层计划打造杭州足球中心,引入拜仁慕尼黑、绿城足球俱乐部等,打造培训和观赛一体的足球空间。萧山体育中心以运营方珠江文体已成熟的“青禾未来”培训品牌为基础,引入冠军教练、明星俱乐部、宏优体育等优质合作方,打造青少年体育培训、办赛、观赛体系。创新活动载体。四是打造体育朋友圈。奥体中心体育馆结合优质演赛资源,在八米平台打造主题集市、沙龙等“体育+”活动;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将传统节庆活动融入体育赛事、文化展示、体育公益课程等,如元宵节举办文旅体融合式嘉年华,吸引5万余名市民参加,开启全民参与的体育嘉年华。
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日后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采纳,有序梳理。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场馆赛后利用,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实现亚运场馆的“长续航”。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