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9/2024-79451 | 成文日期 | 2024-06-28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主题分类 | 文秘工作 |
文号 | 有效性 |
党庆委员:
您在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持续加强博物馆讲解员培育培养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博物馆讲解员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讲解能向观众传递博物馆藏品、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展品和内涵,让观众感受到博物馆的魅
力,增强观众对博物馆的体验和好感度,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引导观众对展品和博物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近年来,我局通过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及乡村博物馆群落建设,在博物馆讲解员的数量与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扩容讲解员队伍,提升博物馆开放品质。近年来,我区文博场馆建设多点开花,形成了包括萧山博物馆、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主的国有博物馆,以及 27 家乡村博物馆,和其他民营博物馆、纪念馆等在内的博物馆体系。除国有博物馆外,各乡村博物馆均配备专职或兼职讲解员,讲解员队伍不断壮大,如进化部分场馆聘请当地村民作为讲解员,衙前农小旧址纪念馆及杨之华故居纪念馆聘请其后人来担当讲解员,在感情上更加有代入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讲解员的社会认可度。
二、加强讲解员培养,提升博物馆软实力。鼓励讲解员参加省市区不同层次的专业比赛,为他们提供上升和补贴的渠道。国有博物馆讲解员参加市级讲解员大赛进行星级评定,并给予一定的星级补助。例如,萧山博物馆的讲解员汪凯在全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中荣获优胜奖,夷征楠在“讲好浙江故事—全省博物馆讲解员大赛”中荣获金牌讲解员。此外,鼓励乡村博物馆结合实际情况开设收费讲解场次,进一步激励他们提升业务能力。
三、围绕青少年,拓展社教活动。我区各博物馆每年由讲解员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并不断丰富和延伸博物馆社教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其中“萧博‘6+1 ’多彩研学行 ”入选了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除此之外,萧山博物馆还积极打造“陶记 ”研学品牌,开发陶艺体验班、艺启趣江寺美育课程、“IN生活 TAO 美好”印纹陶体验课程等多样化的社教活动,通过“展教结合 ”“讲教结合 ”,丰富了博物馆文化展示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讲解员走出场馆,创新宣教形式。我区围绕市局“杭城迹忆”等宣传主题,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线上开设宣传专栏,让讲解员深度参与,每年针对不同宣传主题集中推介萧山文化遗产和历史知识。同时我们鼓励讲解员作为文化宣推官,拍摄短视频,如萧山博物馆讲解员拍摄的“镇馆之宝”系列短视频荣获了全市短视频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奖,为讲解员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宣传平台,进一步发挥讲解员在网络中文化宣教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讲解员素质能力,丰富讲解形式,拓宽讲解渠道,打造全区优秀讲解员队伍。
一是量身定制,打造金牌讲解员。一方面我们将全面梳理全区文化脉络,针对萧山文博场馆体系的特点和文化面貌,开展系统的文化知识培训,做到全区文化脉络了然于胸,提升专题展馆的讲解深度。另一方面将加强与高校及其他文博单位的合作交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开展文博专家和优秀讲解员的业务培训,为讲解员提供更多观摩学习机会,针对性提升讲解能力, 打造金牌讲解员。
二是数智赋能,丰富讲解渠道。进一步鼓励各乡村博物馆开展多元化的讲解服务,如引进电子讲解设备,运用数字化技术制作云展览、数字展馆,完善展览语音导览。我们将紧密围绕全区五大文化的核心内容,拍摄文化宣传、展览推介、文物介绍等小视频,通过新媒体扩大传播面,丰富讲解形式。
三是多元融合,拓展讲解队伍。倡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吸纳区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职工、镇村文化干部、社会志愿者、青少年“小小讲解员”等,通过专业培训,组建全区讲解员库,形成浓厚的文化宣传氛围。
感谢您对文化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 年 6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