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9/2024-79450 成文日期 2024-06-28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文号 有效性

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6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8 10:5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分享:

来晓洁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出的提案《关于后亚运时代萧山体育场馆的运营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钱江世纪城管委会、瓜沥镇、临浦镇协办,现答复如下:

萧山作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主阵地,拥有全省最多的亚运场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亚运场馆赛后科学利用这个课题,提前思考谋划,锚定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核心区”这一目标,打造亚运场馆赛后利用新标杆,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一、以点带面“以馆促产”

目前,我区四大主责场馆(奥体三馆、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瓜沥文体中心、临浦体育馆)都采取委托第三方运营模式,资源更丰富,集聚效益也更明显。一是打造演赛集聚圈。截止目前,全区举办各类演艺活动67场,其中13场演唱会,门票开售“即罄”,接待观众超20万人次。1-5月,全区举办各类体育赛事540余场次,以2023-2024赛季WCBA全明星赛为例,两天近2万名观众在现场观赛。二是打造商业集聚圈。奥体中心场馆群围绕餐饮、娱乐、体验、零售等业态,积极对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主理人品牌及首店品牌。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商业引进以体育装备、体育用品、体彩等业态为主。三是打造体培集聚圈。奥体综合训练馆二层、三层分别引入杭州头部品牌杭州三锐体育和杭州硬和体育,联合运营羽毛球、篮球培训,四层计划打造杭州足球中心,引入拜仁慕尼黑、绿城足球俱乐部等,打造培训和观赛一体的足球空间。萧山体育中心以运营方珠江文体已成熟的“青禾未来”培训品牌为基础,引入冠军教练、明星俱乐部、宏优体育等优质合作方,打造青少年体育培训、办赛、观赛体系。创新活动载体。四是打造体育朋友圈。奥体中心体育馆结合优质演赛资源,在八米平台打造主题集市、沙龙等“体育+”活动;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将传统节庆活动融入体育赛事、文化展示、体育公益课程等,如元宵节举办文旅体融合式嘉年华,吸引5万余名市民参加,开启全民参与的体育嘉年华。

二、品质服务“亚运惠民”

我区四大主责亚运场馆开放均被列入省市民生实事事项。根据各类亚运公共场馆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0小时,全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00人以上)不少于15场等要求,区内亚运场馆制定场馆开放“一馆一策”,截止目前,在亚运场馆享受免费健身人数30余万人次。一是赛事活动应办尽办。指导场馆尽早制定赛事活动计划,除大型赛事活动外,积极与社区、学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或比赛,扩大场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场馆项目应开尽开。明确场馆开放时间及场地项目,尽可能多元化的设置场馆开放项目,同时合理安排赛事和活动时间,避免资源浪费。三是项目收费应免尽免。根据公共场馆属性,指导场馆对开放项目设置低免收费,在工作日上午等空闲时段设置免费场次,法定节假日期间和全民健身日全时段全项目免费向公众开放,对如青少年、老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优惠政策。四是智能设备应设尽设。目前,萧山亚运公共场馆均已安装流量探头,同时通过接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预约、应用手机快速扫描过闸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场馆的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

三、绿色智能“科学节流”

亚运场馆在建设之始就坚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奥体中心体育馆内采用了无电照明系统,通过顶部的采光罩将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内,大大节约了照明用电;体育馆采用冰蓄冷系统,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力的电价差,调节冰蓄冷冷冻站双工况系统的运行,可节约20%-27%的日运行费用;游泳馆内采用水处理系统,可以保证池水常年不换,却依然干净清澈;此外还采用了海绵城市等一些先进的绿色设计理念,为场馆节约大量能耗。同时,杭州奥体中心亚运三馆的建设兼顾了智慧化运营的功能需求,在场馆内装有200余个应用智能楼宇系统和具备5G基站等多项合一的智慧灯杆,在此基础上还搭建了IBMS数字化监管平台,后期将与资产管理、票务和场地预订等系统打通,实现软硬件系统集成和大数据管控,进一步提升场馆运行效率。

四、政府搭台做好“顶层设计”

一方面,建立健全赛事经济政策保障体系。根据市委关于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和配套服务提升专题会议精神,为加快建设国际新型消费中心,推进演艺、赛事、展会、商贸、文旅高质量发展,以“演赛展商旅”联动融合,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杭州市将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的若干措施》,出台二十条措施,对大型演赛会活动、联动消费、服务保障、国际游客引入等给予政策支持。我区也将出台《萧山区进一步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吸引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对大型演艺活动、国际国内赛事等及其联动消费给予政策保障。同时,参照现有的《杭州市萧山区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细则(萧文旅〔2021〕36号)《杭州市萧山区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实施细则》(萧文旅〔2021〕32号)两个政策,对落地我区的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商业赛事、公益性体育赛事均提供了政策保障。另一方面,提升市场化运营服务质效。为探索实践体育赛事市场化运营模式,4月底,我区召开“赛未来”体育赛事招商推介会,吸引杭州源鸿贸易有限公司、浙江运程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农商银行、杭州孚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坤昇健行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等实业企业、体育企业、运动装备企业、赛事服务企业等70余家实体企业参加,现场接洽体育赛事项目20余项次,达成合作7项,赞助资金135万,创新全省体育赛事推介形式,政府搭台的成效显著。

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日后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采纳,有序梳理。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场馆赛后利用,充分释放“后亚运时代”红利,引导体育产业多元化集聚,实现亚运场馆运营的“长续航”。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