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9/2024-79448 | 成文日期 | 2024-06-28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主题分类 | 文秘工作 |
文号 | 有效性 |
胡敏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出的提案《关于优化提升萧山区亚运场馆运营、居民利用意愿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钱江世纪城管委会、瓜沥镇、临浦镇协办,现答复如下:
萧山作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主阵地,拥有全省最多的亚运场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亚运场馆赛后科学利用这个课题,提前思考谋划,锚定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核心区”这一目标,打造亚运场馆赛后利用新标杆,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一、坚持“差异化”思维,着力推动错位发展
从亚运场馆赛后利用“一馆一策”入手,引导场馆差异化办赛,切实释放“后亚运时代”体育赛事集聚效益。如奥体中心场馆群聚焦“亚运场馆+高水平职业赛事”全新组合,正式落户了2023-2026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2023-2024赛季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全明星赛等,引发“家门口观看高水平赛事”新热潮。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聚焦“亚运场馆+青少年体育赛事及培训”,2024年将举办青少年足球赛、乒乓球赛等多项体育赛事,着力打造青少年体育培训品牌体系,让青少年“家门口”轻松观赛、参赛。瓜沥文体中心、临浦体育中心聚焦“亚运场馆+专项赛事”,依托亚运亚运会柔道、柔术、克柔术、武术、卡巴迪等项目的举办,积极引育各级专业赛事落地。
二、坚持“多元化”思维,着力驱动能级跃升
一是引导建设复合型场馆。如奥体中心体育馆除了承接篮球比赛,还是浙江省第一个实现冰篮转换的室内体育馆,可以进行冰球、花样滑冰、短道速划、冰壶等冰雪运动项目。还可以满足国际国内大部分演艺演出活动、节目录制活动、电子竞技活动、企业发布活动的需求。二是引导建设综合型场馆。引导场馆由单一赛事功能向产业集聚地转变。如奥体中心场馆群建设四个针对不同客群的主题馆,实现集合潮玩运动、体育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业态;同时,通过建立与知名演出商、体育娱乐公司的战略合作,与汽车、餐饮等9家品牌对接包厢售卖等方式,丰富场馆商业业态,提升观赛氛围。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规划将体育场为品牌消费聚集区、体育馆为文体科技培训区、游泳健身中心为潮流运动体验区。着力打造“体育场馆服务综合体”。三是引导建设惠民型场馆。鼓励场馆在赛后积极向公众开放,结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制定形成“亚运场馆一馆一策”惠民开放方案,并提供多样化的惠民体育设施和服务,推动全民健身理念融入群众生活。
三、坚持“服务化”思维,着力完善顶层设计
一方面,建立健全区级层面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协调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区内办赛机制,聚焦城市侧的安保、交通、媒体宣传、食品安全、医疗救护等赛事保障体系,落实好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体育服务水平,“一站式”服务好赛事备案、审批、保障等流程,尤其是优化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报批流程,确保赛事高效有序运行,目前已完成相关部门意见征求,待由区政府办公室发文。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赛会经济政策保障体系。根据市委关于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和配套服务提升专题会议精神,为加快建设国际新型消费中心,推进演艺、赛事、展会、商贸、文旅高质量发展,以“演赛展商旅”联动融合,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杭州市将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的若干措施》,出台二十条措施,对大型演赛会活动、联动消费、服务保障、国际游客引入等给予政策支持。我区也将出台《萧山区进一步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吸引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对大型演艺活动、国际国内赛事等及其联动消费给予政策保障。同时,参照现有的《杭州市萧山区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细则(萧文旅〔2021〕36号)《杭州市萧山区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实施细则》(萧文旅〔2021〕32号)两个政策,对落地我区的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商业赛事、公益性体育赛事等均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将“亚运文化”留存为“亚运记忆”
一是精细化打造“湘湖雅韵”演出项目。《湘湖·雅韵》主题演出经杭州市政府批准,由湘湖管委会和锋尚文化集团共同出资打造,以实景演艺的方式在湘湖将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珍贵遗产进行永久性留存和创意化提升。成为湘湖旅游与文化新地标。二是打造亚运场馆“记忆”群。以杭州亚运会博物馆为核心,打造萧山亚运场馆群特色亚运“记忆”群,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坐落于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展陈面积约5400平方米。全面还原了杭州申办、筹办、举办亚运的精彩历程。同时,萧山体育中心将布置亚运记忆长廊展区,集中展示亚运会举重、足球项目相关物料照片;瓜沥文体中心计划在场馆主副馆的连廊打造亚运文化长廊及全国首家卡巴迪博物馆供市民参观游玩,展示亚运文化遗产;临浦体育馆也在场馆内布置亚运遗产陈列馆,留住亚运记忆。
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日后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采纳,有序梳理。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场馆赛后利用,用好“后亚运时代”红利,引导体育产业多元化集聚,实现亚运场馆的“长续航”。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