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9/2024-79446 成文日期 2024-06-28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文号 有效性

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 110 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8 10:3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分享:

叶沣仪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文化遗产资源转化升级萧山文化经济的建议》已收悉。经我局主办,区财政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通过赋予其文化价值,可以为地区经济

带来贡献。非遗商品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能够吸引消费者,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为发展萧山文化经济提供有力支撑。我局一直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也成功创建钱塘潮涌生态保护区,我们也在探索文化遗产资源转化升级工作,主要包括:

一、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现阶段文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遗产保护的经费来源,主要以政府为主,资金主要有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非遗专项资金等 2019 年以来,通过这些专项资金,我区共完成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修缮近百处,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历史建筑修缮,我局出台《文物遗产和历史建筑专项资金补助实施细则》,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单位(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及活化利用项目,给予投入资金 20%补助,此举有效提升文物保护及活化利用工作。此外我们也委托第三方公司,对市保单位以上文物开展四有档案建档工作,通过采用三维云等技术,也开展数字档案建设工作,为未来文物修缮提供技术支撑。

二、政府引导、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目前我区还没有文化经济产业发展基金,但是在助推文化经济产业方面,我们也做许多尝试,如设立非遗特色展销区。我局与“萧山本味 ”合作,加大非遗商品的比重,并进行非遗知识的科普植入,努力将“萧山本味馆 ”建设为非遗特色商场。此外,我们与银泰百货达成合作意向,通过置入非遗展销、展示空间的形式探索“非遗进商圈 ”的

发展路径,形成“展示+销售+体验+休闲 ”为一体的非遗美学生活馆,这些尝试搭建起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吸引更多非遗产品入驻展销区、特色商场,进而发挥平台聚集效应,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关注,为将来建立文化经济产业发展基金打下市局基础。

三、坚持方针、加快非遗产业发展。近年来,萧山区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根本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谓非常丰富。截至目前,萧山区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140 项,其中国家级 4 个、省级12个、市级 18 个、区级 106 个;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72 名,其中国家级 3 人、省级 15 人、市级 37 人、区级 117 人;有90个非遗基地,包括 18 个生产性保护基地、12 个宣传展示基地、27个传承教学基地以及 33 个非遗体验基地(点);有 18 个非遗旅游景区、8 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13 个非遗特色酒店(民宿)以及 7 个非遗主题特色街区;有 1 个“潮生百艺 ”传统工艺工作站以及 26 个非遗工坊。

感谢您对萧山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 年 6 月 13 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