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9/2024-79432 | 成文日期 | 2024-06-28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主题分类 | 文秘工作 |
文号 | 有效性 |
王丽华代表:
您在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后亚运时代进一步做好非遗传承的建议》收悉。经我局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根本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高质量发展。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成功创建浙江省首批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被列入全省“非遗助力
共同富裕 ”试点地区,上年度非遗保护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六。你在提案中所提出的“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政府支持 ”“加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等建议,区文旅局认真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举措:
一、关于建议政府搭台,加大非遗文化宣传力度等方面。一是设立非遗特色展销区。我局“萧山本味 ”合作,加大非遗商品的比重,并进行非遗知识的科普植入,努力将“萧山本味馆 ”建设为非遗特色商场。为了更好地推动非遗商品的销售,我们还将通过线下搭建产销、线上拓宽产品销售的方式, 同时配合“非遗Go ”等小程序的建设,以拓宽销售渠道。二是打造萧山非遗品牌活动。我们持续培育非遗文旅、 民俗节庆、非遗传播等品牌,不断深化非遗保护萧山论坛、萧山非遗新春七天乐等经典非遗活动品牌。三是加强非遗传播阵地建设。为了加强非遗传播阵地建设,我们将加强与萧山发布等媒体的合作关系,大力宣传推广萧山非遗保护工作成果和经验亮点。我们将启动一系列宣传活动,包括推广萧山非遗短视频工程,并在各大平台进行宣传投放。
二、关于建议政府加大对非遗传承的支持等方面。我局历来重视非遗传承工作的政策研究,也出台一些配套政策,扶持非遗传承的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了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我们制定了相关政策,如《杭州市萧山区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实施细则》、《杭州市萧山区高层次文化人才创业创新项目扶持实施细则》等,对评估优秀项目、
获奖项目、新评定项目及优秀非遗旅游商品、非遗体验点、非遗保护基地、非遗保护团队等内容发放补助资金,并从场地、资源、教培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为非遗传承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深化传承人群培养行动。为了提高传承人的创新意识和市场化能力,我局与高校合作开展了整建制非遗传承人研培班,2023年共计开展 12 次面向传承人的讲座和培训,培训人次达到800人,如我局邀请了无忧传媒的资深讲师,帮助提升新媒体平台运营能力。
三、关于建议政府推动非遗保护项目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一是激发非遗经济活力。我们与多家高校、文创公司共同建设了“钱塘潮涌 ”传统工艺工作站,并举办了多项活动。同时,积极指导和组织区内非遗项目参与各种展览、赛事等活动,新开发了 70 余种非遗伴手礼,其中范制葫芦香牌、印纹陶茶具等产品已经进入市场。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非遗产品的种类和品质,也促进了非遗产业的经济发展。二是强化非遗文创开发。为了推动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我们举办了三届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并在实战经验中不断创新模式。今年的第三届萧山区非遗文创设计大赛特别设置了文创设计营,邀请高校方分别至非遗工坊进行实地走访,和传承人沟通,对工坊现有产品进行工艺指导。同时,发挥设计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工业设计类的优势,提取萧山区非遗工坊元素,对三清茶、萧山花边、老大昌酱品等进行ip打造、外包装设计。本次大赛共收到300多件作品,最终产生了66件独具“萧山味道 ”的文创产品,其中风味双绝礼盒、“王泰和”霉干菜的设计师已经和传承人达成合作意向,正在准备签约落地。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动从设计到落地的一站式服务,萧旁友文创设计团队正在与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洽谈中,真正实现非遗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三是开展非遗理论研究。我们完成了《2023 萧山非遗年鉴》的编纂印制,并共同建设了“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为了紧扣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和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两个核心任务,我们抓牢了共富试点筑基工程、传承保护系统化工程等五大重点工程,并开展“钱塘潮涌 · 非遗同行”第十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萧山论坛和非遗助力共富课题研究。这些举措将有力地推动非遗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萧山区将结合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萧山非遗高质量发展,拉长“后亚运时代 ”长尾效应,积极推动文旅融合、非遗助力共富,打造萧山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金名片。
感谢您对萧山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 年 6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