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9/2024-79431 | 成文日期 | 2024-06-28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主题分类 | 文秘工作 |
文号 | 有效性 |
周建民代表:
您在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加快“赛会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区发改局、钱江世纪城管委会、瓜沥镇、临浦镇协办,现答复如下:
萧山作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主阵地,拥有全省最多的亚运场馆,后亚运时代,区委区政府锚定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核心区”这一目标,从顶层设计到产业引领,充分发挥“赛会经济”带动作用,推动实现赛会活动高能级、机构高引力、服务高品质、IP高热度。
一是建立健全区级层面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协调服务机制。全面梳理区内举办的列入重大体育赛事(活动)项目,围绕“国际化、标准化、协同化、社会化”等理念,进一步优化办赛机制,聚焦城市侧的安保、交通、媒体宣传、食品安全、医疗救护等赛事保障体系,落实好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体育服务水平,“一站式”服务好赛事备案、审批、保障等流程,尤其是优化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报批流程,确保赛事高效有序运行,目前已完成相关部门意见征求,待由区政府办公室发文。
二是建立健全赛事经济政策保障体系。根据市委关于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和配套服务提升专题会议精神,为加快建设国际新型消费中心,推进演艺、赛事、展会、商贸、文旅高质量发展,以“演赛展商旅”联动融合,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杭州市将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的若干措施》,出台二十条措施,对大型演赛会活动、联动消费、服务保障、国际游客引入等给予政策支持。我区也将出台《萧山区进一步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吸引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对大型演艺活动、国际国内赛事等及其联动消费给予政策保障。同时,参照现有的《杭州市萧山区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细则(萧文旅〔2021〕36号)《杭州市萧山区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实施细则》(萧文旅〔2021〕32号)两个政策,对落地我区的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商业赛事、公益性体育赛事均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是深耕体育产业多元化升级。深化体育用品制造端高质量发展。在体育服装制品产业上,依托萧山本土制造业基础优势,推动纺织服饰向“设计+研发+生产+贸易+物流”转型,打造成为运动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在体育设施产业上,依托海城体育在塑胶跑道的制造基础,加快TPV、NPE橡胶颗粒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在体育装备上,引导各类智能穿戴产品的研发制造,打造智能体育装备产业基地。另外,还需加快体育运营衍生端的高水平发展和体育文化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发展赛事赞助、赛事广告、门票销售等赛事经济,加快体育文化IP运营。进一步形成全区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的新局面。同时,引导场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需求,充分借助亚运遗产优势、赛事资源优势、产业空间优势,着力招引国际顶级和品牌体育赛事以提升体育产业能级。
四是探索城市智治品质化发展。做好“留人”的文章,积极承接“赛会经济”的溢出效应,要流量引人更要服务留人,让赛事流量撬动投资消费增量。紧抓数智治理,加快探索智慧化、国际化城市发展。打造城市公共服务智慧样板,赛后持续利用“数字亚运阳光酒店智慧监管平台”,深化监管应用场景;迭代升级亚运数智安保平台,推动亚运AR数智安保平台实现赛后常态化运作,将“安保圈”从环赛区扩大到全域;全域推广亚运村数字管理服务,建设数智管理工具和云端生活社区,建立多层级、多形式的邻里服务与交往空间。
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日后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采纳,有序梳理。下一步,我们将让场馆“网红”变赛会“长红”,从“赛事侧”“品牌侧”“能级侧”入手,推动文旅体+商圈+新消费等融合发展。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