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25/2024-77499 | 成文日期 | 2024-03-29 |
发布机构 |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有效性 |
2023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区委“三件大事”,按照局“打好六大战役、实现六大提升”年度计划,勠力同心、加压奋进,以“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的姿态,扛起责任担当,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一)全力打好亚运提标保卫战,各项保障任务高效完成。按照“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对照“精彩绝伦、无与伦比”标准,全力推进城市环境品质大提升行动,牵头区亚运环境提升指挥部3大工作组完成352项任务,在全市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赛马”活动中获得优秀奖3次、特别奖1次。一是有效扮靓通勤线路。开展道路路面提升、绿化提升、人行道改造、标线更新等专项行动,完成83条通勤道路的提标改造;开展平路整治行动,累计修复沥青36万余平方米、人行道8万余平方米,创建井盖样板路34条;改造各类箱体936个,安装更换亚运灯箱865套;复绿闲置地块74处共6400亩;规范完成87个亚运重点项目的国际化标识提升,累计提升各类标识标牌1万余块。路域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升级打造景观亮化。牵头推进奥体核心区亮化提升工作,增设沿江演绎灯光及音画同频效果;实施机场高速沿线亚运氛围综合提升工程,提改德信空港城、长龙航空大楼等43处点位121幢楼宇;加速市区两级智慧照明平台业务融合,统一纳控重点区域媒体墙。夜景灯光精彩纷呈。三是提标建设无障碍环境。开展无障碍专项整治,整改存量问题8003个,提升全区亚运点位无障碍整体环境;指导新(改、扩)建无障碍项目182个,打造萧山体育中心、湘湖景区等5处优质场景。无障碍环境改善显著。四是优化丰富观赛空间。牵头打造以钱江世纪公园为亚运观赛活动区、人民广场为市民参与中心区、银隆广场商圈为亚运观赛商业区的三大核心观赛空间,升级裸眼3D大屏等配套设施、增添多彩亚运元素。亚运氛围不断浓厚。五是精密布置“最后一公里”。牵头指导5个“最后一公里”体验区建设,完成提升任务47项;重点打造萧山体育中心“最后一公里”体验区,修缮提升周边道路、优化改造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场,整治立面约5万平方米。最后一公里惠民利民。六是重点营建出彩项目。牵头打造机场快速路、亚运村国际夜景、亚运村东侧花海等14个市级重点出彩项目,以及亚洲花园主题展园等精品亮点;开展“花满杭城”行动,新增花卉56万平方米,更新养护高架月季66万株,打造主题花园、立体花坛、景观小品等49个。精品项目破圈出彩。
(二)全力打好环境整治持久战,城市环境面貌精彩蝶变。围绕“全域皆美景,无处不精细”目标,全域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环境品质大提升,全面展现城市靓丽风景线,全市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一是城市形象提升有力。加大环境考核督查力度,开展城市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全区累计自查自纠各类城市环境问题59万件,市对区考核月排名位居前列;成功创建省级街容示范街2条(博奥路、市心北路)、省级高标准示范街区2个(盈丰街道奥体中心街区、北干街道金城路街区)、省级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样板区1个(金城路)。切实放大点位示范效应。二是市容街貌规范有序。开展高架两侧环境、井盖提升、地铁口序化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攻克城市管理难题;在完成80项立面整治任务的基础上,开展第二轮立面整治,更新修复立面超22万余平方米;备案商业外摆综合体6个、区域连锁品牌1家。切实规范街容要素。三是环境卫生整洁有度。加强环卫指导督查,督促整改案卷1.46万件,整改率达100%,卫生死角基本消除;在城区一体化保洁所有道路和公厕执行环卫“路长制”,解决卫生问题1万余件;全域摸排公厕底账,涉及农村公厕1657座、小区配套公厕239座。城市面貌不断更新。
(三)全力打好执法改革突围战,改革攻坚工作走在前列。围绕“打造具有萧山辨识度、全省影响力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硬核’成果”目标,推动执法改革纵深发展,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年“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评价成绩位居全省前列,“执法指挥中心建设”获评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秀案例,全省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研讨会在我区召开。一是执法统筹一体化。动态调整事项目录清单,调整后临浦镇、城厢街道等21个镇街承接执法事项297项、瓜沥镇承接640项,累计指导各镇街查办案件2.2万余件,其中新划转领域案件134件;依托区级行政执法驾驶舱、掌上指挥平台,加速省级平台业务数据贯通,执法监管全面掌控。二是执法队伍正规化。壮大法制审核队伍,开展案件评查工作,严格把关案件质量;创新开展“百人百课”大讲堂等各类执法培训84场,编写案例指引41个,加速下沉人员由“专科”向“全科”转变;深化执法办案“揭榜”活动,人力资源、宗教事务、教育出版、违法串标等7个领域均取得“零突破”;指导盈丰街道“三提升”、义桥镇“三化联动”、楼塔镇“协理员”、新街街道“综警网+”等特色亮点打造。三是执法行动规范化。创新搭建小区装修垃圾处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等特色场景,重点领域执法“监管一件事”有力推进;启用“综合查一次”主题场景60个,累计下派主任务308项、各镇街子任务3100项,及时反馈率高达97%。今年以来,以局名义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69件、简易程序案件250件、信用修复案件207件。
(四)全力打好科技赋能数智战,多跨融合应用迸发活力。围绕“亮点打造、一体融合、实战实效”三个关键词,推进科技赋能多领域应用,提升萧山城市数智辨识度。一是加快系统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精智护城”项目,开发道路坦途、内涝治理、批后监管等6个模块业务系统;推进市政三维一张图、智慧城管平台驾驶舱研发,以及智慧照明二期、节排水平台等新建项目开发。二是加强系统效能运用。发挥“萧城管·新数智”应用实验室作用,基于市容AI智治系统完成日志改造与分析,生成监控效能分析报告3期、市容AI监控移机方案3套共75个移机点位,结合人行道违停租赁服务项目监控运行考核制度,整体提升监控效能。三是加大数字资源共享。依托“萧山智慧城管平台”,统一集成垃圾分类、智慧照明、智慧河道等7大业务系统指标,赋能数智亚运驾驶舱;完成市容AI、工程车大数据研判系统视频专网迁移,市容AI算法赋能宁围、瓜沥、新街、闻堰4个镇街,业务信息互通共享,监控资源全区共享。
(五)全力打好为民服务阵地战,惠民利民实事成果显著。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好关键小事,完善管理服务,超额完成省市区6项民生实事,获评2023年度区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区人大评议我局行政执法工作满意率达94.4%。一是停车管理持续规范。通过盘活未建设地块、开拓道路空间,新增地铁口非机动车集中停车点10处泊位2170个;累计开通“先离场后付费”应用场景停车场407个,使用率全市排名第一。二是垃圾治理持续升级。编制全市首本《亚运清废服务保障工作手册》、构建网格化清废服务保障体系,平稳推进“赛事侧”和“城市侧”清运处置;创建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点146个、区级生活垃圾分类标杆小区20个、装修垃圾规范收运小区20个,上线使用大件垃圾上门收运在线预约系统;打造全市首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运用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建立积分兑换体系,分类参与氛围不断浓厚;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民活动颁奖典礼在我区召开。2023年,区获评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优秀区,我局被评为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三是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合力攻坚两年行动计划,提前完成第一批市级改造任务29个;强化供排水行业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供排水系统运行稳定;加速推进安桥直河泵站等3个新建项目,精细养护城市河道;完成畈里张河、小东坡河等市级美丽河道创建,建养效率不断提升。四是城市防线持续筑牢。开展城镇燃气、市政设施等城市运行领域5项排查整治行动,风险隐患严格防范;加强城市下穿立交(涵洞)、地下隧道等地下空间防汛隐患整改,雨水管网累计清淤2100余公里、地下隐患累计整改343处;累计处置地铁护区违规施工、地保安全隐患等问题58次。城市运行安全可控。五是行政审批持续优化。整合城市绿化、市政公用等业务,首创涉路涉绿涉河占用、挖掘“一类事”菜单服务,推动“到一窗、办多事”,政务服务集成升级;犬类审批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和临浦镇、瓜沥镇政务分中心;广场商业活动审批提速办理,助经济促民生;全面加强审批质效,提高网办率,全年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9100余件。
(六)全力打好党建工作创新战,队伍作风建设明显加强。围绕机关党建“双建争先”行动,强化堡垒建设、宣传党建文化、促进党群融合,进一步夯实党建根基。一是紧抓思想建设。围绕“421+N”队伍教育培训体系,全局干部职工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全覆盖;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书记讲党课等多种形式,将政治理论、党纪法规学习同城管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二是紧抓品牌建设。全面深化“支部建在驿站上”工作法,通过推进“支部联驿站、党员站一线,构建党员服务新模式”党建项目,局下属支部结对城管驿站、与社区联建开展84场党建系列活动,全面提促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亚运青年V站,组建项目攻坚专班、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激励党员在亚运大考大赛中争先创优,进一步打响“红领城管”局属品牌。三是紧抓队伍建设。健全廉情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廉政风险排查,监督检查重点岗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权力运行,加大对“八小时外”监督,常态化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阻断由风及腐演化链条;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完善督察监督,规范内部审计和资产管理,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进一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锻造过硬队伍作风。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助力区委“三大攻坚”为抓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进一步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奋力打造综合行政执法“141”工程(即坚定一个目标,争创四个一流,建强一支队伍)。围绕“城市管理对标第一梯队、执法改革对标全省前列”总目标,以“放大亚运效应、持续亚运惠城”为切入点,以“全域管理精度提升、执法改革规范高效”为关键抓手,深化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争创“精细管理、行业统筹、执法改革、为民服务”四个一流,打造一支“高凝聚力、高执行力、高战斗力”的执法强队,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水平。
(一)把握“后亚运”时期,以最高标准在精细管理上争创一流。围绕亚运标准和长效管理,高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治理能力,持续释放亚运红利。一是推动“亚运标准”转变为工作标配,落实赛后城市管理的整体提升、常态长效。深入推进道路长效管理,创建高标准保洁道路6条;进一步提升城市市容景观,对照街容示范标准,力争创建“高品质示范街区”2个、省级街容示范街1条、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设置样板区1个;进一步提高河道管理水平,力争创建市级美丽河道2条;开展道路分隔设施提升、地铁口周边秩序整治等专项行动,做到精准施策、全面提质。二是推动“亚运项目”转化为优秀样板,复制亚运成功案例,盘活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运用机场快速路环境品质综合提升经验,从“平整度、颜值度、安全度”着手,持续开展平路整治、绿化提升等工作,高标准高品质养护重点道路;运用亚运无障碍环境建设经验,持续开展无障碍设施提升、优质场景建设等工作,为杭州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夯实基础;运用杭州南站整治提升项目建设经验,总结重大赛事、活动保障模式,着力打造更多国际高标准交通枢纽保障点,擦亮萧山对外窗口金名片。三是推动“亚运成果”转型为有力资源,切实扩大亚运效益,推动高质量成果持续利民惠民,实现再利用、再延续、再传承。持续推进智慧照明平台应用和“一把闸刀”管控,做好亮化工程管养,实现夜景灯光有力管控;持续做好亚洲花卉园、“空中花廊”等标志性成果转化工作,打造开放共享、市民普惠的绿色“亚运遗产”;持续发挥“萧山区大型赛会垃圾分类和清废服务保障体系”效用,进一步优化设施配置、强化业务指导,将赛时保障机制转入常态。
(二)构建“大城管”格局,以最强担当在行业统筹上争创一流。担起全区城市管理牵头抓总重任,进一步梳理职责边界,明确管理标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高效运行的城市管理新机制。一是统筹优化市政绿化设施管养模式,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分层分类管养方案,统筹推进全区市政绿化养护工作科学、均衡发展;积极协调各责任主体经费等差异化问题,畅通建管衔接机制。二是全力推进环卫保洁行业整体提质提效,根据“大环卫”和“全域全纳”管理要求,落实“两个新增”、做到“两个统一”。进一步推动保洁工作和道路设施提升互促互进,实现全区环卫保洁工作统筹管理、整体提升。三是理顺城市河道管养体制机制,主动拓面,延展治理脉络,在区政府协调下尝试将条件成熟的农村河道纳入城市河道管养范围;主动对接,明晰管养标准、落实管养责任,争取考核成绩稳中有进。四是探索协调城镇燃气管理工作机制,主动跨前一步,加强部门统筹、理清职责分工,打通堵点痛点,找准监管和执法的衔接点,形成有效联动机制,确保燃气行业相关工作安全平稳。五是统筹做好城市管理数智化提升,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3个拟建在建系统的建设,拓展城市管理数字化应用场景;依托萧山区智慧城管平台,充分发挥现有7大智慧化系统数据整合优势,进一步探索多跨协同的集成共享,实现高效利用、数智赋能。
(三)巩固“大综改”成果,以最实举措在执法改革上争创一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要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指示精神,对照省市两级“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评价指标,全力推进改革多方位提档升级。一是推动高效运转,充分运用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数字监管应用系统,强化部门协同指挥,进一步培养办案精英、案审精英和公职律师队伍,优化执法协作机制。二是推动多跨协同,发挥执法办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作用,保障区、镇两级指挥顺畅衔接;健全区级法制审核保障机制,细化案件移送标准,实现事件闭环管控。三是提升质量建设,对标“枫桥式”综合执法队建设标准,鼓励基层中队“一队一品”,争创省级“枫桥式”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中队1支,全面提升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四是做好执法评估,建立“事项实施、执法质量、执法机制、队伍建设、平台应用、群众满意”6大类执法评估模型,加强对部门、镇街的考核,力争“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评价指数居于全省前列。
(四)办好“解民忧”实事,以最大主动在为民服务上争创一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重要指示,在关键小事上持续发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推进垃圾治理,充分发挥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实践基地、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效用,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20个,大力推进小区“六全一码”高质量分类模式,全力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厂提标改造工作。二是推进公厕提改,围绕打造人性化、智能化公厕的目标,计划提升改造城乡公厕6座、住宅小区配套公厕25座,分批推进存量农村直槽式公厕提升改造。三是推进二供改造,按照两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二供改造工程,全面保障45个纳入区级任务的改造项目落地落实。四是推进停车管理,加大停车数据监管及对接协调,完善公共停车场库及道路泊位管理,规范非机动车泊位建设和使用,新拓展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泊位300个,强化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区的安全保障。五是推进城市安全运行,用好“底数、风险、隐患、责任”四张清单,健全安全生产闭环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意识;统筹“政府管理、部门协同、第三方服务、社会共治、宣传营造”五方面发力,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突水平。
(五)发挥“先锋队”作用,以最硬作风打造综合执法强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四个“着力”为抓手,多措并举打造实干奋进的城管铁军。一是着力培养多元优秀人才,围绕“421+N”队伍教育培训体系,常态化抓好队伍培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养;深入开展年轻干部“提能力、强本领、促成长”行动,助力年轻干部成长,强化人才储备。二是着力提升队伍实战实干能力,以“强实干、重实效”为导向,健全考评体系,激发创业干事活力;积极搭建打擂比武平台、选树优秀先进典型等,提升业务实战能力;探索实施“积分制”管理,提高难题攻坚能力。三是着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以局展陈馆为载体,增进干部职工对城管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凝聚队伍合力;以“红领城管·心熠1921”党群空间、红色城管驿站等为阵地,紧密结合现代社区建设,持续开展党建创新项目,推动基层党建触角进一步延伸。四是着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规范政治生活,健全谈心谈话、日常走访、警示教育等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严防“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问题发生,让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上更自觉、行动上更有力、自律上更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