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77/2024-77414 | 成文日期 | 2024-03-28 |
发布机构 | 浦阳镇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文号 | 有效性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杭州亚运会决战决胜之年,是浦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围绕“诗画桃源·活力浦阳”总目标,以“双强双赛”为载体,聚力在经济、城镇、乡村、民生、治理等层面开创新局面,以最强力量推进“三大高地”建设,以最佳成绩助力全区办好“三件大事”。2023年,我镇实现财政总收入6.31亿元,其中镇街地方财政收入3.01亿元。
(一)经济发展稳进提质
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6.61亿元,增幅8.2%;规上工业增加值首超10亿元,超额完成区定6.0%的目标任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8.5%,其中工业投资2.92亿元,同比增长22.1%。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规上工业企业的31%,产值占比68.9%,增加值占比68.4%。培育A-F类人才31人,化招商空间“零散数量”为高质量发展“向心力量”,推出招商管理系统,梳理全镇招商空间6.8万平方米,有效盘活存量资源。
(二)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我镇成功创建省4A级景区镇、“溯江乐居”省级风貌样板区、省级森林城镇,获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突出集体荣誉。18个行政村全面完成省级景区村创建,其中3A景区村3个,2A景区村12个。美丽河湖成效明显,未来乡村共富实践带全面启动,共富超市开张营业,浦阳伊家·共富工坊拓展,现代农业持续发力,同步推进智慧农田建设,获评浙江省农业“双强”行动成绩突出集体。深入实施“红领浦阳见行动·双强双赛护亚运”大考大赛、“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依托“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力推进数字化、智治化社会治理新格局。开展“迎亚运”提形象、护蓝天等专项行动,以走访、曝光、红黑榜排名等多种形式重抓村社环境,每月开展村社环境整治现场比武活动,进行首位交流、末位表态,确保举一反三销号,强力推进铁路沿线综合整治、秸秆禁烧、垃圾分类。
(三) 政府职能全面提升
一以贯之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进“浦公英”、“卓越学院2.0”等平台的比武打擂活动,考赛发力提升干部素养,引领基层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压紧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七张问题清单”整改,积极配合区委第一巡察组驻点巡察,扎实推进“清廉村社”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加强国防力量建设。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发展提质提效
聚力打造以东思线数智走廊为重点的“专精特新”发展高地,吸引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入驻“一场三园一区”,优化政策、平台等营商环境,招引培育更多各行业领域的专家人才。落实科技创新五年计划,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二)城镇有颜有质
完善道路建设,重点保障5条“四好农村路”规划建设,深入推进浦阳江临江大桥改建工程。优化公共交通,深化五水共治行动,做好美丽河湖、流域治理两篇文章,合力打造美丽水系。以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为出发点,争创未来社区,推进浦阳传化共富乡村示范项目,推进未来乡村创建。
(三)生态增绿增效
构建“1+2+N”农业体系,完善“谢径安·农创村”产业招引和功能布局,发挥省4A级景区镇优势,推出集现代、生态、观光、智慧、有机等特色为一体的浦阳江生态绿廊“生态游”,推出以谢径安·农创村为重点的“农旅游”,举办梨花节、蜜梨节、丰收节等活动,加强政企村民合作力度,优化强村公司运营机制,推进“共富工坊”建设,进一步完善共富产业分配机制。
(四)民生保障维护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党建领治下形成政府善治、社区共治、居民自治的联合调解联合治理格局。加强重点领域的隐患摸排整改,保障消防、交通、安全生产等细分领域,完善“三网融合”整体智治体系。推广“周二下村接访”“周五入户夜访”制度,优化“社区合伙人”机制,夯实村社最小治理单元。积极打造镇街康养联合体,完善兜底帮扶机制,开展技能培训,强化欠薪问题。
(五)作风廉洁廉政
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我们将始终保持赶考心态、奋进姿态、答卷状态,倾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持续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到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上。不折不扣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到稳扎稳打、善作善成。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司法、监察、群众和舆论等多方位监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融入群众,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将心比心体察群众安危冷暖,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规范事前审批、事后报销制度,严控“三公”经费,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过“好日子”。以“码上工程”“智慧印章”等为抓手,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廉政风险管控,深化清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