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

“激发消费活力,共绘放心蓝图”——我局深入开展“3·15”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4-03-22 11:1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消保委秘书处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如约而至。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能,区消保委、区市场监管局紧扣“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积极履职,统筹凝聚各方力量,扎实开展3.15系列活动,为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拓宽渠道,多彩策略点亮信心。

(一)重磅发布“七个一”品牌,打造放心消费萧山样板。以萧杭路火车西站历史街区为空间载体,发布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街区创建“七个一”品牌,内容包括“一条活力文创带”“一处全能工作站”“一个放心消费标”“一抹直播经济绿“一张美食宝藏图”“一套调解组合拳”和“一条餐饮示范街”。“七个一”品牌的发布是对萧山区放心消费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每一个项目都是对未来消费环境的美好憧憬,这些措施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也为萧山争创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县树立了典范。

(二)成功举办“萧山好市”直播活动,点燃线上线下消费热情。3月15日下午,联合区文明办、区商务局等单位在东巢艺术公园开展3.15主题纪念活动,36家单位联合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既有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也有“名特优新”非遗产品、“潮”伞等文创产品、“萧山好物”等特色商品展示,还有各类便民服务活动,形式多样,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了萧山特色和消费文化。同时,联合区融媒体中心特别开展“萧山好市——‘激发消费活力,浙里放心消费’”直播活动,对现场活动、园区建设、放心消费单位进行深度报道,全方位展示消费环境和优质服务。整场活动线上线下互动不断,气氛十分热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精心制作《“声”入人心》宣传视频,传递放心消费市监温暖。视频突出选取了餐馆、农贸市场、网络直播间、药店、商场和放心工厂六个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消费场景,邀请2023年度消费维权能手出境,向观众生动展示了“明码标价”“诚信经营”“理性消费”“品质为王”等放心消费理念,带观众深刻感受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成果和守护民生安全的“市监温暖”。

(四)创意推出线上趣味活动,引领消费宣传新风尚。在萧山发布app发起3.15消费者权益保护超话活动,邀请广大消费者分享维权故事、避“坑”经验等,并设置现金抽奖环节。在微信平台推出“放心消费在萧山”有奖知识竞答小游戏,消费者可参与游戏互动,边玩边学,游戏最后还可以抢得红包。线上活动趣味十足,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上线互动。两次活动共有6571人次参与留言、答题,累计发出红包4638个,有力普及了消费维权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五)权威发布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深化民众法律意识。精心挑选各基层所报送的消费纠纷案例,评出10个作为年度典型案例,邀请律师逐一进行法律分析和点评,深刻揭露消费领域的侵权行为。典型案例通过萧山日报、萧山网、局微信公众号、线下宣传展板等渠道进行发布,并被改编成10期“微广播剧”在电台滚动播出,该微广播剧连续四年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

(六)联动开展线下宣传活动,拉近为民服务距离。16个基层所结合辖区经营业态分布特点,走村入社,联合属地政府、司法所、个私协会等部门火热开展现场宣传服务活动,面对面为民众普及消费知识,解答消费疑惑,受理消费投诉,并提供各类便民服务活动。3.15期间共开展各类活动3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45万份。各基层所活动集锦还通过“萧山发布”视频号播出,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七)立体打造新闻宣传阵地,传播消费维权正能量。在“萧山发布”APP开设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专题,对我区各类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开展系列报道,并通过电视台多频道游动字幕进行宣传,让广大市民全面及时了解消费动态。萧山电视台、萧山日报、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栏目也对系列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其中3·15主题活动还被央视新闻客户端进行报道。

二、普法赋能,诚信基石稳固铺设。

(一)强化源头规范,促进商家自律。针对热门消费行业,分别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会。对无忧传媒、缇苏网络、未可、英树等区内三十余家头部直播营销企业开展电商合规指导培训会,助力区内直播电商企业实现合规经营、高质量发展;对浙农•东巢艺术公园、五七公社和萧然山街三个园区的餐饮经营户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切实提升经营户食品安全意识;对萧山第六空间家居建材商户开展普法讲座,呼吁商家提升守法理念,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对卫浴、梅干菜等行业企业重点开展线上指导,进一步规范网页宣传,打造公平有序的消费环境。

(二)坚持问题导向,约谈重点企业。以消费投诉为“风向标”,分批组织约谈投诉举报高发频发的经营单位,督促企业转变经营理念,规范问题整改,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消费纠纷处置机制,及时将纠纷化解在源头。义桥所专门对杭州市工程机械设备行业协会就产品质量、知识产权开展行政约谈,督促经营者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重拳出击,正义盾牌坚不可摧。

(一)开展化妆品专项检查,为“美丽消费”保驾护航。以母婴店、化妆品专卖店为重点,重点检查进货渠道、标签标识、产品保质期等情况,并针对性开展祛痘类、儿童类化妆品抽样5批次。强化不良反应监测质效,督促经营者及时按程序上报消费者不良反应情况。深入做好《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贯,有效规范网络销售和直播带货行为。

(二)持续高压态势,切实做好日常消费监管。开展保障消费者权益系列检查,突出对小吃店、超市、学校食堂、网络餐饮等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围绕明码标价、健康证、餐饮用具消毒、外卖规范等内容予以监督指导,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对情节轻微者及时予以教育整改,对情节严重者坚决予以立案查处,以严格执法筑牢放心消费环境。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劣质槽头肉问题,第一时间开展专项检查,未发现曝光的问题产品。

(三)开展电子秤专项执法,有力肃清市场乱象。新街所对市场内2家电子秤经营单位的在售电子秤开展检查,严查是否存在非法改装,进货来源是否合法等,同时联合市场管理方对前期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计量器具,特别是遥控“作弊”的电子秤进行集中统一销毁,共销毁不合格电子秤35台,有效地震慑了部分违法商家。

四、协同发力,社会共治稳步推进。

(一)集结热心人士,充实社会监督力量。组建成立第四届消费维权义工团,新一届消费维权义工团由57名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组成,较上一届人数大幅增加,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热忱的服务精神。义工队伍的日益壮大不仅充实了消费维权力量,也提升了覆盖面和影响力,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更加贴近民众,更具实效性。

(二)畅通维权渠道,促进纠纷高效化解。3.15前夕,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和杭州市消保委在线投诉平台正式上线,进一步畅通了消费者在线投诉渠道。督促经营者积极承担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第一责任,及时入驻消协智慧315平台,在线实时接收消费者投诉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与消费者进行协商和解,努力提升纠纷自行和解率。

(三)实施阳光行动,推进放心消费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放心商店、放心餐饮、放心工厂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牵引全域消费环境提质升级。以放心消费商圈、维权站点、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等为载体,打造立体式“消费纠纷共治圈”,提升消费纠纷源头化解能力,让“放心消费”精准落子,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培育放心消费单位6266家,实现22个镇街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