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东旸桥,竹拂江淹郎。晨钟悠悠然,轻舟自在摇……”前不久,随着城厢 “五个一”城市品牌正式发布,旋律优美、意境悠扬的《祇园钟声》很快被唱响。这首由街道新乡贤、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原萧山博物馆馆长施加农作词,街道新乡贤联谊会顾问、国家一级演员吕薇倾情唱响的城厢之歌,融合了鲜明的历史人文意象,满满都是城厢的记忆。
除了施加农、吕薇,被城厢聘任为城市品牌推荐官的,还有街道新乡贤联谊会会长、开元旅业集团创始人、省旅游协会会长陈妙林,街道新乡贤联谊会副会长、杭州跨湖楼酒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省餐饮协会常务副会长章金顺。活动当天,新乡贤们用满腔热情助力打响 “五个一”城市品牌,力争塑造每天都不一样的烟火城厢。
作为萧山城市化的先行者和发祥地,近年来,城厢通过构建服务新乡贤网络、发挥新乡贤职能、用好新乡贤资源“三步走”举措,在实现社区新乡贤组织全覆盖,街道、社区两级联动的同时,更是全面激活了新乡贤在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 “情系桑梓,共富为民”的绚丽之花不断绽放。
汇才聚智
绘就发展“同心圆”
最浓是乡音,最恋桑梓情。城厢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新乡贤的助力与推动,他们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家乡建设,共同讲好城厢故事。在“叙‘厢’情 聚乡智 谋发展”座谈会上,新乡贤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想家乡美好未来,并提供“金点子”“好主意”,表示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湘湖未来社区积极打造各类公共空间,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陈妙林建议,围绕千年古城复兴,应从文旅结合的角度,提升未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体验点的建设与运营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曾获中国酒店投资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创业功勋领袖、中国酒店业杰出企业家奖、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省旅游饭店改革开放杰出人物等荣誉的陈妙林,从小在城厢长大,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担任街道新乡贤联谊会会长后,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城厢是以前萧山老的县城,有很多传统文化可以挖掘,名人也众多,我们需要团结在一起,为城厢作贡献,为萧山作贡献。”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陈妙林带领新乡贤联谊会班子,不断增强使命担当,不负党和家乡人民的殷切期望,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增强联谊合作水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饮水思源反哺家乡。
同样聚焦湘湖未来社区发展,章金顺则认为,城厢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引入新业态,打造新亮点,彰显千年古城韵味。而街道新乡贤联谊会副会长、秘书长俞开源表示,湘湖未来社区的建设成果值得肯定,城厢应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经验,超前规划,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通过定期举办新乡贤联谊会主题活动,邀请新乡贤共聚一堂、共话乡音、共谋新篇,城厢汇才聚智,助推家乡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制作新乡贤名录库,成立“新乡贤同心驿站”,树立新乡贤优秀典型;指定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新乡贤服务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新乡贤会议……城厢持续织密服务新乡贤网络,绘就了发展“同心圆”。
锚定共富
奏响民生“幸福曲”
新乡贤是心系乡土的社会贤达,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宝贵资源。 “一城烟火 满城书香”城厢街道2023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新乡贤 “大樟树”育英工程正式启动。通过 “大樟树”育英工程等各类助力项目,城厢将发挥新乡贤的智慧,持续助力辖区经济共富、民生共富、文化共富等各项共富计划。
致力于扶持辖区教育事业的“大樟树”育英工程,将促进学校长效发展,实现城厢教育高均衡、高品质发展,为城厢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其资助或奖励的对象,主要涉及资助困难师生、奖励优秀教职员工等。
绿叶情深,犹如萧山的“樟树王”,不仅提供了绿荫遮阳,还见证了家乡的历史变迁、沧桑与发展。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就像“大樟树”,一头扎根在历史的沃土中,一头承载着未来的希望。每一位重视教育的新乡贤,都在为家乡、为千万个家庭的孩子,献上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以杭州市政协委员、永茂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街道新乡贤联谊会副会长边亦平为例,多年来,他带领萧山旅港同乡会会员们一起发挥优势,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萧山教育事业发展:2011年,捐资20万元设立“永茂集团”教学奖学基金;2013年,出资十余万元帮助学校进行教学设施改造升级,带领同乡会启动“200新苗培育计划”,每年筹集26万余元连续五年资助萧山208位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
“我在城厢居住了很长时间,内心早已经和城厢在一起。”边亦平动情地说,他会充分利用好同乡会这个平台,把关心家乡发展、热心家乡事业的新乡贤组织起来、聚合起来、团结起来、活跃起来,成为助力萧山富满乡、绿满山、韵满堂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底, “城厢乡贤基金”就已设立,同时明确了基金来源及管理、使用,监督管理等事项。翻开2022-2025年度助力项目计划安排表,从高龄老人助福到助学、助就业,每年一个项目清晰可见,夯实了辖区共富根基。
用活资源
筑牢治理“压舱石”
从基层治理的角度观察,新乡贤可以说是接续传统、连接现代、照亮社区的文化之光,是改善基层治理的有益力量。近期投入使用的美之园社区湘湖美地老年活动中心,就是广大新乡贤投身基层建设与治理的结晶。
该活动中心不仅设置了休闲娱乐区、谈心谈话区、读书阅览区、日间休息区,为了方便老人照顾幼儿,还设置了儿童娱乐区。这些功能区的设置,得益于社区新乡贤联谊会的出谋划策。活动中心开业当天,社区新乡贤联谊会还组织了便民服务活动,深受居民们的欢迎。
在江寺社区,有着社区治理形象“代言人”的俞开源,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通过社区新乡贤联谊会将居民关注的问题摆上台面,与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面对面议事、谋事、定事,用实际行动助力社区建设,服务家乡人民。
自成为社区新乡贤联谊会会长以来,俞开源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一次次送进千家万户,热心积极地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逐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并多次为电梯安全改造、高空抛物、社区绿化等积极发声。
在回澜北苑社区,杭州工艺美术大师王丽华用书法浸润着社区居民,为社区文化建设增添了不少色彩。作为萧山花边技艺传承人、杭州萧山花边珠绣研究所所长,她还经常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居民生活,带进寻常百姓家。
在城厢这片热土,热心公益、投身志愿服务的新乡贤还有许多,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赋能治理、传承人文、维系乡情,成为一道光的同时,也照亮了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