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 引 号 | H027/2024-76630 | 成文日期 | 2024-02-22 |
发布机构 | 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公安 |
2023年,区公安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区法治办部署要求,把重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成效明显。2023年,分局执法质量考评创历史性连续两年全市第一,连续10年获评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优秀单位。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受到公安部的高度肯定,获评省厅“公安大脑”建设最佳改革突破奖,钱江世纪城派出所光荣成为全国“枫桥式交派出所”。现将2023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站位,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将法治工作纳入2023年党委年度工作计划中,成立由副区长、公安局长张亮任分局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统筹分局法治建设工作,制定《全区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成立执法管理委员会,分管局领导总牵头,法制、审案抓落实,办案单位教导员抓具体,7个一类派出所配备专职法制员,其他实战单位设置兼职法制员。落实“四个一”制度,每周一次法制通报会,每月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每季一次法制例会,每年一次法制大会。
(二)强化源头,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分局制定了以教育、疏导为主的信访工作思路,坚持和发展“浦江经验”常态化,落实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变上访为下访的预防措施,明确了重点案件局领导包案、中层干部分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程序,维护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依法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分局行政调解工作实行“110”接处警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即“党政负责、综治牵头、镇村为主、公安参与、部门协作”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
(三)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效。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规范取证活动,坚持文明执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坚决纠正执法不公、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提高全局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结合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要求,认真抓好证件的换发以及报名培训考试等工作,强化了行政机关依法管理行政执法证件的意识,维护了行政执法证件的严肃性。
(四)多措并举,营造法治宣传浓厚氛围。制定普法宣传工作计划,着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在辖区内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普法文化活动。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对群众的普法教育,重点围绕防诈骗盗窃、涉黄赌毒、打架斗殴、交通安全等方面,通过以案释法、知识问答、现场宣讲、摆放海报等多种形式,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普及法律知识,让辖区群众对违法犯罪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提高认知并有效防范,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自觉性。
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依法行政水平需进一步提升。个别民警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不高,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尤其是证据意识、诉讼意识欠缺,收集证据不全面、不细致,链条不完整,在遇到复杂敏感的案事件时,束手无策,不能依法妥善处置。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群众上访投诉,且拒绝、阻碍民警依法执行公务的案件时有发生,民警正常的执法活动受到恶意信访和投诉举报问题层出不穷,部分民警怕投诉、怕得罪人,产生“多执法多出错、少执法少出错、不执法不出错”的错误想法,想方设法地规避执法风险。
(二)执法监督保障需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方面,举报投诉、执法质量监督等分别由法制(信访)、指挥中心、政治处、督察等若干个警种单位负责,资源分散、多头管理,致使执法监督形不成合力。案件管理方面,虽然现在重视执法源头监督,理论上实现了对“警情、案件、场所、物品、卷宗”等执法要素的全面管控,各个执法环节、关口实现有效衔接,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民警参与度较低,尤其是办案民警,目前仍然处于只负责处警、办案等环节,对于整个执法过程的要求尚不熟悉,与现在的执法规范化要求仍有差距。
(三)群众法治需求需进一步满足。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公安执法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各类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不安定因素大量爆发,公安又处在与社会矛盾接触的前沿,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期盼越来越高,在正确把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上,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未做到和谐统一。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不够高,公众参与程度不够深。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分局主要负责人每半年主持召开一次党委会议、办公会议及公安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重要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并落实公安法治建设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健全完善公安机关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听取公安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公安法治建设工作。切实履行法治公安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贯彻落实上级机关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法制部门列席党委会议和办公会议制度,在党委文件制定、重大决策以及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审核把关。健全完善严密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切实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权力运行和执法办案活动。积极配合和支持人大、政协、监察委、法院、检察院和其他行政机关依法依规履行职能,开展工作。
四、下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创新方法,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整体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法制工作队伍。制定法制工作人员素质培训计划,逐步实现人员专业化,办公自动化,办事程序化,处事高效化的目标。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政府决策调研,探索思考政府职能转变及体制改革等前沿问题,拓宽依法行政的思路,探索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行政执法问题,充分发挥助手作用。
(二)强化责任,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紧紧围绕“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总体建设目标,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服务系统,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逐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不断改进行政执法;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强化重点领域监督,从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素质强警,全面提升执法主体能力。塑造法治文化,打造法治品牌,坚持不懈加强法律知识、执法程序和执法艺术培养。紧紧抓住基层所队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和基层骨干民警这一执法主体,形成良好的带头作用,引领基层所队整体执法能力的提高。加强公、检、法的沟通和对接,实现政法联席会和协调会常态化。多渠道实时发布各类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诉讼标准和案件判例。继续落实出庭应诉和出庭作证制度,提升民警面对诉讼压力的能力。充分利用半月小讲堂、一周一案讨论和法律知识测试等平台,注重个体业务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民警办案能力和法律业务素养,实现能力培训全覆盖。充分发挥辅警在执法建设中的作用,有力推进整体公安队伍的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