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 引 号 | H083/2024-76547 | 成文日期 | 2024-02-21 |
发布机构 | 新街街道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2023年,新街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创建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工作主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级增能,为高水平建设“醉美新街、未来城市”,奋力打造“产城融合新示范、共同富裕新样板”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位统筹法治政府建设。街道党工委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专题集体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成立新街街道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全面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部署法治工作,明确年度法治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按法治建设考核内容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优化政务服务,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法治化。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内部特定机构统一审查机制,累计审查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各类政策措施35件,确保发布的政策措施不存在违反公平竞争的情形。开展涉营商环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宣布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废止和修改1件。在全区首创行政执法监督“一点一线一站一卡一清单一队伍”,设立新农都行政执法观察点,开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热线,在新街司法所设立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站,向店企负责人发放综合行政执法亲清联系监督卡,明确21项新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组建以人大代表、司法所人员、村社干部、普通群众为代表的综合行政执法监督队伍,落实服务和管理深度融合,全力优化辖区营商环境。
(三)细化制度规范,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程序化。根据街道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标准,编制并向社会公布当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完善并制定《新街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实施意见》,成立合法性审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合法性审查中心,全年累计审查各类事项451件,其中党政规范性文件5件、合同426件、其他事项20件,并完成当年度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清理工作。聘任新的街道法律顾问团队,发挥公职律师作用,参与街道各类涉法事项,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切实提升党政机关决策合法性。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全年累计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73条,答复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18件。
(四)深化改革力度,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进一步厘清执法监管职责边界,重塑领导组织架构,创新推行部门派驻机制,强化执法队和街道科室协同联动,深耕执法办案任务,累计办理涉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捕鱼、污水排放等一般案件279起、简易案件425起。全面推进“揭榜挂帅”工作,全年办理揭榜事项21类,完成全区首案办理11件,有效拓展赋权事项覆盖面,提升案件办理质量。细化梳理行政执法事项,提供“首违不罚”增值化服务,有效凝聚共建共治力量。创新开展主题“执法季”专项行动,结合渣土违法偷倒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根治欠薪等季度中心工作和民生实际,通过一季一主题的形式,多角度明确阶段整治重点,通过专项行动累计立案查处70余件。
(五)活化体制机制,有效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构建“心皆安”基层治理体系,整合村社原有的智治、警务、交治、矛调、微消等“五站”资源,打造23座村社综治站和3座片区式综治站,提供信访矛盾调处、治安事件处置、群防群治力量集结等服务,治安类警情同比下降23.06%,信访积案化解率100%。打造“新·皆和”调解品牌,构筑“五位一体”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86件,“新•皆和”调解工作室荣获区金口碑区域调解品牌。挂牌成立街道行政争议调解分中心,深度参与街道行政争议纠纷案件化解。全年行政复议发案8件,纠错0件,化解6件,化解率较上年上升30个百分点;一审行政诉讼发案10件,败诉1件、化解2件,化解率与上年持平,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出尽出”实现100%。
(六)具化普法形式,多面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打造全区首个镇域普法卡通形象“生生”,综合运用“网、微、屏”等资源,以趣味性更强、生动性更高的方式,定期推送“生生普法”栏目7期,全年开展各类普法活动23场。绘制法治功能地图,通过电子屏投放、线上地图指引,提升法律服务精准性和便捷性。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打造芝兰法治公园,成功创建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3家市级民主法治村。
二、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政府建设力量还需加强。法治人才配备薄弱,合法性审查人员配置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法治机构实体化运转不到位,各科室协调联动不够顺畅。
(二)依法行政水平还需提升。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有待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仍有差距,执法程序不够规范、严谨。
(三)行政争议居高不下。针对街道的部分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征迁项目,合法性审查全流程参与度不高,法定程序不到位,导致行政争议发案量居高不下。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定期召开街道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聘请新一届法律顾问,加强依法行政保障。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各项法律法规知识。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担任依法治街委员会主任,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计划和工作要点,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担任合法性审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部署合法性审查改革工作任务和要求,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领导职责。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培训,利用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和举办法治讲座的形式,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增加领导的科学决策能力,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加强法律风险防范,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各项规章制度,将依法行政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二)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以促进基层治理能力与行政执法效能双提升为核心,逐步深化“365·心皆安”执法工作品牌。围绕执法办案提质,进一步抓好执法教学案例编撰、扩面覆盖揭榜和案件评查工作。围绕街道重点工作,继续开展主题“执法季”活动,重点推进辖区市容市貌、工地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核心,开展综合行政执法规范提升年活动。
(三)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持续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联动法律顾问和司法所,实现合法性审查中心实体化运行。完善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做好年度三个村社安置房分房相关的拆迁案件风险预警,落实行政争议包案化解主体责任。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站1.0版本向2.0升级,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将干部下访与群众上访深度结合,力争让群众的大事小情都能在村社甚至网格内办妥。
(四)加强法治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生生”卡通普法形象优势,设计推送“生生普法”短视频,实现“生生普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深化法治宣传的渗透力。以“生生普法”形式加大对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