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前,我局委托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鹰企认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辖区内427所学校的441个食堂、校内超市、校园周边食品店进行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其中幼儿园255所(食堂256个)、中小学166所(食堂172个)、大学6所(食堂13个)。其中423所学校自建食堂自主供餐,4所学校由集中用餐单位配送供餐。
一是加速“快一程”,积极筹备实现项目落地。通过构建学校食品安全测评指数体系,并购买第三方评估服务为辅助的方式,全覆盖形成闭环的学校食品安全指数检查,排查出校园食品安全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以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强化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提升水平,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遏制发生群体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断提高师生和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局于2023年6月5日向区政府请示申请资金105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综合指数测评体系提升项目,6月19日获得批准。7月,与教育局、人社局等主管部门加强对接,确定秋季开学学校名单和测评对象。8月底,我局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形式确定了北京华测食农认证服务有限公司、鹰企认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协助我局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综合指数测评体系提升项目。围绕学校主体责任落实、许可信息公示、进货查验与供货商管理、流程布局、设施设备与工器具、加工过程控制、虫害管理、阳光厨房与智慧餐饮等项目制定学校食堂评分表,评分表共计21个大项、96小项,总分300分,评审过程采用扣分制,各个考核项目有明确的评分细则,各学校食堂的分值按照总的得分率计算,不适用条款不计入总分。
二是对标“高一点”,严格机制确保项目落实。招标时明确评审人员资质要求,参评人员需持证上岗,每组要求至少2人,其中至少一人具备ISO22000或HACCP国家注册审核员资质。在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对评审人员进行宣贯培训,深刻认识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了解本次检查目的、检查内容等,明确评审要求、讲析评审条款,做到统一评审标准、提升评审质量。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表单对学校食堂、校内超市、校园周边食品店作全面体检,以排查出问题及风险隐患,由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问题清单作签字确认。通过第一轮21个维度现场评审,共计发现不符合项5466项,其中幼儿园2622项,中小学发现2623项,大学221项。其中设施设备与工器具、虫害管理、食品贮存、流程与布局和阳光厨房与智慧餐饮五个维度存在问题突出,例如虫鼠害控制不严、食材储存不规范、设备设施与工器具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较多,还发现了与食堂各加工环节的各种交叉污染相关的重点项中不符合370项。对评审报告实行评审员互审、项目负责人逐份审核、监管人员抽查的“三轮”审核机制。要求评审员每日完成当日组内检查表单制定上传,各小组间进行报告互评。项目实施期间,由项目负责人带队派驻人员在我局办公,对前一日项目报告进行逐份审核,平衡各组扣分尺度,及时反馈问题,并对项目推进情况开展“日小结”报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人员不定时派员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及报告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实时反馈,建立及时高效的互通机制。期间,由分管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组织召开过项目中期、项目现场环节完结、报告制定交流等4次会议,从各个环节严格管控项目实施进度及质量。
三是服务“护一路”,建立长效机制筑牢安全底线。对排查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清单,督促学校食堂完成整改闭环,对硬件改造方面的问题倒排整改时间。辅以“线上+线下”食品安全专项培训,提升学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水平,以降低我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提升学校餐饮食品安全水平。根据前期两轮“专业体检”结果形成“一校一报告”427份,综合全区全校评估情况形成近5万字《萧山区学校食品安全综合指数测评体系提升项目综合分析报告》,对检查内容开展多维度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后续将根据测评结果,综合本年度量化分级、监督抽检、日常监管等工作对各学校进行评分、排名,抄送区相关领导及区教育局、属地镇街,以此压实学校主体责任。通过此次测评,我局对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状况有了详实的问题清单,为我区完成2024家省市级民生实事项目—40家学校“示范厨房”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示范厨房”的创建是应用科学方式,提升管理水平,融合应用色标管理、“4D、五常、6T”等管理体系,使管理工作具体化、规范化、清晰化,进一步夯实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高民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