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区把实现全区传染病智慧监测预警处置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该项目借助“健康大脑”平台“大数据”优势,实现医疗、教育两部门数据深入融合,通过联动医院、学校、属地镇街处置力量,打造“医校融合,数智联动”新模式,实现校园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控制”,成为全省首创。
学校疫情防控预警监测
化被动为主动
“李老师,你们班某某同学医院诊断显示是甲型流感,要联系家长建议带孩子回家,按要求居家隔离休息,同时也关注一下班里其他学生的情况,如有类似症状的学生,请及时告诉我……”23日早上8时10分,回澜小学校医陈琳主动跟班主任对接当天班里同学的健康状况。
回澜小学是我区“医校融合,数智联动”系统推进的试点学校。每天早上8时05分,在校医和分管校长手机钉钉上都能收到系统推送的传染病相关风险预警信息,内容可以精准定位到具体的班级、学生姓名、就医医院信息、病情诊断等相关信息。这些可能存在风险的学生也成为校医日常健康巡访重点关注对象。
目前,我区“医校融合,数智联动”系统已经把全区 7 家区级医院、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70 多家卫生服务站门急诊及住院数据进行了归集。学生去医院就医,一旦确诊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相应信息会推送到学校。
如果班里一天内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症状的感染学生,这个班就自动被系统判为“风险班级”予以预警。疾控人员现场处置后,在系统内开具了停课建议书,学校一经确认,系统会及时为学校提供菜单式的疫情处置措施意见,指导学校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回澜小学校长沈丽说:“以往学生生病时,有些家长会担心跟不上课程,让孩子带病来校,很容易造成传播扩散。现在,通过该系统的预警监测功能,真正把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现在萌芽阶段、控制在最小规模。”
此外,“医校融合,数智联动”系统的推广也大大方便了学生请假、复课。回澜小学有1400多名学生,所有学生的请假都会在平台上操作,系统自动生成病例清单推送校医审核。
涉及传染性疾病的学生返校复课是需要谨慎的,以前需要家长到学校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开具复课证明,再拿到学校。现在针对大部分传染病,系统会根据病情恢复时间来确定隔离期限,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线上操作开具复课证明,同步推送给学校,通过审核后孩子就能复课,大大省去了家长来回奔波的时间。
沈丽说:“学生可疑传染病信息预警,班级聚集性风险预警,请假缺课和返校复课一键联动,停课处置数智联动,两预警三联动机制让我们在学校疫情防控中化被动为主动,学生感染情况也大幅降低。”
2025年全区所有中小学校、
幼托机构将全面推广
传染病防控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早在2023年2月,我区就启用了传染病多点监测预警处置系统,系统能够监测“发热、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等10种传染病常见症状以及包含国家重点监测的甲乙丙类传染病在内的共计51种传染病,建立了科学的预警模型,实现了对全人群的传染病风险监测,其中就包括对全区46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共计26.15万学生的健康守护。
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全区学生传染病发病率下降2.5%以上,使约7000名学生免于感染。对此,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蒋龙芳说:“今年,我们在原有系统上进行定制升级,专门针对学生人群开发了因病因事请假、返校复课管理、停课处置联动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传染病疫情‘风险预警/上报—现场处置—进程反馈—结案’整个流程全部线上操作,实现疫情处置信息化闭环。今年9月份在回澜小学和高桥初中两所学校先行先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通过对全区2023年度第一学期和2024年度第一学期数据对比分析显示,因传染病停课学校数降低91.69%,停课班级数下降96.69%,有效降低了社会负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蒋龙芳说:“目前该系统已经在瓜沥片区三十多所中小学校、幼托机构推广,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在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幼托机构进行全面推广和使用。”(盛凤琴 朱佳鹏 王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