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02/2024-83198 | 成文日期 | 2024-12-02 |
发布机构 | 区发展和改革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有效性 |
黄善提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火车西站历史文化街区带动西山片区、共同打造萧山文化新地标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环投集团协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萧山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浙东运河文化园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萧山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高质量统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持续高标准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高水平推进重点项目、重大活动、研究创作。我们认为将西山片区定位为火车西站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有必要,西山片区中的西湘里文创园,其前身为大唐玩具厂,是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工业厂房,该文创园通过空间改造与功能重构,保留了“历史红砖”与“工业印迹”,打造了一个以西山森林与廊桥景观为亮点,融合文化、办公、商业、活动,具有深度人文特色的开放式邻里社区,园区内业态主要包括视频内容制作、网红直播中心、网红社区商业、未来社区配套,是一个融商业办公、文创产品、视频场景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注重对“文创街区”概念的探索,打破围墙限制,打造情景式体验文创街区,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沉浸式体验文化创意给生活带来的新潮涌,是我们下一阶段打造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
根据您的建议,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为萧山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注入强劲的文化力量。
一、扎实推进文保修缮。2023年《萧山区文物遗产和历史建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进一步提升基层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联合部门、街道对西山片区的文物资源进行调查,符合条件的及时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并根据保存情况进行修缮保护,为后一步活化利用夯实文物资源基础。
二、加强重点项目引领。根据《杭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大力推进城市文化公园、贺知章纪念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进一步挖掘运河沿线丰富文化资源。加大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力度,推动湘湖蝶变跃升。推进万寿桥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借此打开老城区的西大门,使得西山片区通过官河水系和游步道即可与火车西站文化业态及老岳庙文化公园逐步串联,将西山和火车西站历史文化街区有效衔接、充分融合。
三、加快文旅融合发展。重塑湘湖跨湖桥人类文明之源、诗路文化带(浦阳江)、官河文化带、钱塘江围垦潮文化带“一源三带”风采。以诗路为纽带,串联衙前古镇、官河老街等历史文化遗存,进一步梳理、整合、串联运河沿线的文物古迹、人文典故、红色根脉、社会民俗等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提炼出大运河特色文化符号,将运河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萧山运河风貌区。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大运河与钱塘江“潮”文化、围垦精神、海防故事联系,挖掘大运河(萧山段)作为浙东运河发源地的历史、精神、科学及审美等价值,做好大运河文化和萧山非遗传统文化的充分挖掘、与转化。强化大运河专题文艺创作,出版《大越春秋———湘湖越王城的故事》等精品书籍,推进讲述萧山围垦故事的院线电影《潮》制作,提升大运河萧山段知名度影响力。
最后感谢您对萧山区社会事业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