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膜材料小镇是一个以高性能分离膜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为更好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膜材料小镇“政企同频共振”,用“膜力”激发“魔力”,今年来,河上镇探索“膜力”产业社区管理新路径,以“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和职工”理念,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管理能级高水平提升,实现产业服务“扩容提质”。
“产业社区”走上门
“量体裁衣”纾困难
河上膜材料小镇可以说是全镇工业产值的“主力队员”。园区企业39家,其中规上企业21家、亿元以上企业6家。今年1—9月,膜材料小镇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9.18亿元,同比增长14.6%;规上工业增加值21.48亿元,同比增长16.1%。
与传统的居民社区不同,“膜力”产业社区中企业成了社区“居民”。如何更好地畅通政企间信息交流、如何有效了解员工诉求解决他们的困难,这一系列问题也成了“膜力”产业社区努力突破的“瓶颈”。
为此,今年8月开始,河上镇依托“民情双访”活动开展企业走访服务,通过“产业社区”走上门的形式,共收集到问卷约500份,整理收集建议约200条。
企业有需求,政府有回应,“膜力”产业社区则以“娘家人”的身份,想企业所想。园区企业城锋五金正是其中一个受益者。
9月初,城锋五金企业员工在驾车出行时遭遇了一起突发状况,原因是厂区门口一辆大货车长时间停靠,导致出行的员工视线受阻,险些与一名骑电动车的村民发生碰撞。于是,他向“膜力”产业社区的工作人员反映了这一情况。
得知该情况后,产业社区联动河上镇平安法治办公室、河上镇派出所赶赴现场勘查,制定应急处置和长效管控两套方案,不仅成功劝导大货车司机离开,还设置了固定警示桩、爆闪灯、禁止停放车辆标识。24小时不到就从根源上解决了企业员工进出的安全隐患。
其实像这样的暖心事在园区社区化管理中时有发生。尽管膜材料小镇产业社区成立不久,但有事找社区的氛围已在企业和员工间悄然形成。
“小网格”
撬动产业社区基层“大治理”
在居民社区管理中,“网格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那在产业社区中是否也能通过“网格化”管理来提高企业、企业员工的“粘合度”?答案是肯定的。
在膜材料小镇探索产业社区治理新路径的过程中,“网格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膜材料小镇产业社区划分为四个网格区域,设网格指导员、网格长、专职网格员。
河上膜材料小镇产业社区党支部书记楼加正说:“我们每周都会跟网格长进行交流,收集员工需求清单。39家企业,近万名员工,而且绝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下班后他们能干点啥?青年夜校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近日,河上镇推出了青年夜校,针对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开设了非遗红石篆刻、国画、毛笔书法、形体、瑜伽等课程。报名第一天就有110多人前来咨询,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
此外,膜材料小镇还在基础配套上大下功夫,比如筹建小镇客厅、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邻里中心等公共配套项目,为园区职工打造多维生活空间。
“这些想法都是我们在对企业员工进行‘民情双访’过程中收集来的,有的希望增设小家电维修服务,有的想增加户外运动活动,有的则希望开设双职工子女周末托管服务等。”楼加正表示,“企业想留‘人’关键是要留‘心’,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员工需求问题。”
产业社区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生活。河上膜材料小镇以“社区化管理”激活园区“人情味”,提升员工与企业、园区的“黏着度”,它的新路径探索之路持续进行中。(盛凤琴 杨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