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工厂在越南,出口在日本,资金结算在萧山,外汇资金结算速度慢是让我们一直很头疼的问题。”浙江健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货物流、资金流信息不一致,银行出于风控考虑,对企业外汇结算采取“逐笔逐单”的审慎态度,导致资金结算慢、流转效率低。
这样的企业痛点,是我区在运行“微笑指数”评价体系时主动发现的。“我们发现评价体系中‘新电商’服务板块的‘政务增值成效度’指数不高。”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就意味着,该板块改革攻坚力度与深度还不够。”
针对该情况,区商务局从制度创新寻找突破口。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萧山区块管理办公室、外汇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联合为企业制定“一企一策”,重构跨境资金结算风控流程,将“逐笔逐单”审核变为“一表审批+事后抽查”,为健盛集团办理了全省首单新型离岸贸易结算业务。以此案例作为试点个案,我区逐渐形成相应机制,从解决“一件事”逐渐向办成“一类事”延伸。
今年以来,我区创新设立增值化改革“微笑指数”评价体系,通过窗口设置规范度、日常工作勤廉度、企业群众满意度、政务增值成效度四个维度30个指标,对增值窗口进行全方位系统测评,让增值服务可感知、可量化、可考核。同时,每月根据测评出的“微笑指数”进行赛马争先、亮榜晒绩、落后者约谈。
对照30个“微笑指数”,区纪委监委建立了办件质量、问题诉求、增值成效的监督闭环,一方面对企业服务中心增值事项办件的设立、收件、办件、评价等各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保障增值服务“办就办好”;另一方面,依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将企业办事过程中反映的制度、政策问题,纳入企业增值服务诉求池,倒逼增值服务改革。去年,我区创新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截至目前已在区政务服务中心、22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500多个村社便民服务站全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
通过该监督闭环机制,目前我区已监督推动209个事项进驻企业服务中心,推动建立机制52项。(王璐 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