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宣传“精神再提振 改革再深化”大讨论活动,展现全区上下以改革闯关突围,用实干再创辉煌,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建设新局面的坚定实践,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全面深改看萧山——精神再提振 改革再深化”主题访谈,本期专访戴村镇党委书记陈红丹。
记者:陈书记,今天为我们带来的关键词是什么?
陈红丹: 链群发展。随着时代大道的开通,戴村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这里是萧滨一体化前沿阵地,更是“中国视谷”窗口园区核心智造区,我们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视谷智造产业集聚地”,坚持“链群思维”,全力提升经济质效。
记者:能展开介绍下吗?
陈红丹: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链式招引。这里是吉利极电新能源汽车电子产业园项目现场,总投资50亿元,已经全面投产。我们充分利用极电这样的“链主”企业和本地“链属”企业鄂达精密、佛晓科技等的资源优势,大力招引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形成链群发展。同时,以湘湖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紧密联动,协同发展,努力打造“总部在平台、基地在镇街”的样板效应。二是梯队培育。构建企业梯队培育机制,进行精准管理。通过培育,今年我们正在为本土企业内生裂变的4个项目集中供地,进行联合开发,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三是社区打造。产业要做强,企业要做大,关键在人。今年投入3000万元推进园区改造提升,优化产业社区功能配套。同时加快银泰仙女湖小镇项目建设,投入2.48亿元完善道路配套,提升景观风貌,推进商业板块的开发建设。
记者:目前进展如何,有什么成果吗?
陈红丹:今年的成果,一是产业集聚度越来越高。目前有汽车产业链企业10家,产值超过全镇总产值的一半。今年新招引落地的两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也都是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二是企业“含专量”越来越高。今年又新认定了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的覆盖率达到60.7%。三是人才流入率越来越高,新认定和引进的A-F类人才数量,到现在为止已经是去年总数的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