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4/2024-81969 成文日期 2024-10-09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主题分类 教育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3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10-09 16:3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分享:

李小波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萧山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区教育局专门印发了《萧山区中小学“美好成长”素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通过浓厚校园文化、强化思政教育、优化实践活动、加强家校协同等举措,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努力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德育铸魂,让学生的品格更“高”。认真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构建“家校社”共学共教共管育人框架和“1+10+X”的家庭教育指导网络,为青少年搭建友好成长环境。积极打造“5号教室”家庭教育品牌,依托“5号心房”,以“三进(导师进社区、教师进家庭、家长进学校)三解(学生心理困惑、学习困惑、生活困惑)”为抓手,协同做好育人工作。

2.智育固本,让学生的思维更“活”。根据《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压减学生作业量和时长,提升学校作业管理水平。一是提升作业设计与实施水平。开展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专项研讨活动,义务段各学科开设基于本学科的作业设计与管理研讨活动,并举行学科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比赛,提高作业质量,落实减负提质。二是提升作业管理与督导工作。开展中小学“作业管理”专项督导工作,由工作专班总负责,各校责任督学开展每学期至少1次常态督导,全面了解学校的落实情况,督促学校严格落实“双减”要求,及时整改,确保政策落实落地。三是技术赋能,提升作业管理效能。基于省教育厅开发的作业“晒评”台系统,通过教师每周一晾晒,家长自愿参与评,教研员每月一核验,学校管理员可以查看全校教师的作业布置情况,区级管理员可以看到全区的情况。此外,2021年开展了“两师两课”年活动;2022年提出了“优质均衡基本点,教学质量生命线”的“两点一线”要求;2023年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出台《南部镇街教育共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南部薄弱学校教育质量。

3.体育强身,让学生的身心更“棒”。一是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行动。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每年至少举办2次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举办5次以上单项比赛,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队伍、人人有项目、月月有比赛”格局。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学校体育课开课率达100%,开足率100%,保证每天30分钟以上体育大课间,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二是深化心理健康服务行动。认真落实《萧山区儿童青少年“美好成长”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高质量运行萧山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持续做好“22885885”热线工作。配齐配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确保每月不少于2课时的心理健康必修课,落实形式多样的挫折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强化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3.美育浸润,让学生的气质更“靓”。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充分展现美好成长的气质品格。完善学生全员参与艺术展演的常态化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学校、片区等各层次的展示交流。精心打造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节、美育精品课程成果展等品牌,全面形成“校校有社团、班班有歌声、人人有技能”的美育发展格局。

4.劳育促进,让学生的双手更“勤”。深耕劳动教育课堂,对标《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和省中小学劳动实践相关装备指导意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和实现中小学校劳动实践教室配建全覆盖。以劳动教育为基础融通“五育”,以项目化学习激发学生兴趣,传递“劳动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理念。实行年度“劳动周”“劳动技能大赛”等制度,小学以校内及学校周边为主,中学以校外为主兼顾校内。创新劳动教育路径,开设劳动教育精品(特色)课程和特色学校评比,保障校本化实施。

5.科技赋能,让学生的创新更“强”。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基本项目,通过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项目研究等,不断提升科普类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加强中小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指导,引导支持有兴趣的中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组织全区中小学生科技节、科技嘉年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鼓励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中促进中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下一步,区教育局将结合您的建议,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一是作为学校,减的是“负担”而不是“负责”。要强化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大力实施“两个回归”,让校长潜心回归学校管理、教师全心回归课堂教学,通过“课程、课堂、课题”三课联动,全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作为教师,减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教师作为作业减负第一责任人,要精选题目,减少机械、无效、重复的训练,突出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作业,并加强作业辅导。

二是多方位构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优化“校校有块责任田”任务驱动,形成基地课程与学校课程相互补充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优化“1+N”综合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真实生活场景融入到项目化综合体验活动中,构建层级有序、多维互通的劳动教育体验场。建立健全学生“湘湖好少年”综合素养评价立体画像。到2026年,开发区级及以上研学精品线路、精品课程各12条(个),创建区级及以上研学基地和营地30个。

三是进一步推动家校社高效联动。进一步优化现有“家校社”合作模式,充实合作内容,在实现“家校社”育人理念同心同向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宣传资源,提升家风家训和宣传教育等的时效性。

再次感谢您对萧山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