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5/2024-81893 成文日期 2024-10-08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2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10-08 15:4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科技局
分享:

赵建德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警惕“伪创新”给经济带来的阻力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创新强区战略,聚焦企业主体、孵化载体、科研平台、人才高地、创新生态五大体系,制定出台了《杭州市萧山区关于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政策实施细则》,即科技创新“22条”,在破解我区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部分短板与不足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逐渐凸显。2022年度我区R&D经费投入达77.66亿元,占GDP比重为3.76%,较上年度提升0.3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市第一位;科技创新指数提升至全省第22位,进步位次位列全市第一,继续保持全省90个区县的第一档次。2023年以“构建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格局,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范式”为主题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工作,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创新深化试点,成立汇集七大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北斗七星”科创联盟,打造“政产学研金用服”七位一体新型创新体系。截止目前,各平台已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25人,集聚各类科研人员、工程师、产业人才3000余人,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联合体100余家,孵化企业200余家,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超10亿元。

当前正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更加突显。您在提案中提出鼓励发扬企业家“工匠精神”、完善科技创新项目的遴选机制、鼓励“微创新”等宝贵建议,对进一步提升我区科技创新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对于在引导企业重视创新、大胆创新的同时,如何警惕“伪创新”,鼓励“微创新”,我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完善评审机制,规范项目申报与立项

一是完善立项流程。将区级申报项目全面纳入“萧山区科技创新全过程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申报、立项管理和验收存档全过程网上留痕管理。严格落实以选用分离的专家邀请评审制度为核心,以实地评价、部门联审为支撑的项目评审立项流程,在对承担单位的实际研发能力、前期准备情况和财务规范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立项决策,杜绝经包装的“伪创新”,确保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二是规范企业认定。目前我区每年推荐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领军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数量较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涉及面广、补助金额较大、社会关注度高,截止目前全区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了2200余家。在申报的过程中,我们区高企认定办有一套成熟的审核推荐机制,通过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和属地平台镇街等部门的紧密协作,充分落实属地责任,在国高企“预申报—培训—预审—推荐”全过程中分工负责、层层把关,对不宜推荐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努力提高企业认定质量。三是独立财务检查。在各类评审中,广泛组织财务专家参与评审,从专业角度审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规性。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委托其运用专业的财务检查手段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细致的审核和验证,形成多维度的财务检查体系,确保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准确把握,为科技项目的推进和决策提供坚实可靠的财务依据。

二、加强检查评估,避免重立项轻管理

一是定期组织中期检查。在项目执行期内,组织行业专家和财务专家,依据合同书对项目承担单位资金使用情况、主要研究内容、技术经济指标和进度计划等事项进行检查,对项目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资金使用、技术路线执行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和评估。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与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沟通反馈,并督促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推进。二是适时组织高企回头看。结合上级要求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专项检查工作,组建专家团队对全区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上门抽查。重点检查企业申请认定材料是否真实合规并符合认定要求;是否续存并正常从事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知识产权、研发费用归集和科研人员工作等制度执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对制度性漏洞予以完善,对不符合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按有关程序报请取消资格,对违规的机构、个人依法依规处理,有违法线索的移交有关部门。三是持续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对各类科技扶持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认定审核、阶段性成果、资金使用、技术路线执行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和评估,从财政预算的目标达成情况、成果转化效果、社会经济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衡量。将其作为资源分配、政策调整、项目立项等决策的重要依据,以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技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打造创新生态,鼓励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一是加强科创平台赋能。通过进一步理顺科创平台统筹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平台自我造血和绩效管理水平。引导各大科创平台开展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加强平台互联、院企互动、产研互融,创新科技招商路径,充分释放“北斗七星”科创联盟最大效能。鼓励支持科创平台加强与区内企业共建联合实施室,实施联合攻关,共同承担国家、省市重大项目,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二是做深科技金融结合。优化科技贷款政策引导,推动金融机构推出更多适合初创期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为种子期、初创期等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保持全区科技信贷规模持续较快增长。探索设立萧山区“潮启航”天使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形成三大政策性基金体系,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性投融资服务。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价值提升工程,打击专利侵权。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集聚区内专利代理、知识产权运营、质押融资、专业评估、园区运营等各类知识产权相关机构,实现知识产权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突出数字化应用,优化行政裁决办案程序,通过强化法治保障、加大办案力度、完善支撑体系等,实现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机制进一步健全。

下一步工作中,区科技局将全面贯彻落实我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坚定实施创新强区首位战略,加强与部门、平台镇街的协作互动,认真听取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努力为萧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最后,衷心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支持,恳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杭州市萧山区科学技术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