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03/2024-81866 | 成文日期 | 2024-10-08 |
发布机构 |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 主题分类 | 宏观经济 |
文号 | 有效性 |
裘伟锋代表:
您的提案议案《关于完善工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已收悉。衷心感谢您对萧山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镇街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萧山区目前共有镇街工业园区37个,镇街工业园区作为萧山工业发展的主要阵地之一,现状工业用地面积5.4万亩,入驻企业5414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787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一半左右。全区21个镇街当中,除北干街道、城厢街道和宁围街道的工业用地在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外,其他19个镇街均建有工业园区。当前,萧山镇街工业园区总体呈现集聚初显、分布零散、发展不均等特征,要继续发力推动存量用地盘活、基础设施提升、功能配套完善,实现镇街工业园区提质增效。
二、镇街工业园区提升工作
2023年,萧山区率先实施工业功能区分类提升发展,印发《杭州市萧山区镇街工业园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围绕镇街工业功能区高质量分类发展,从园区类别、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工业功能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出了路径指引。
经过竞争性选拔,我区共有临浦镇精密制造产业园、河上镇膜材料小镇、湘湖中国视谷智造产业新城3处重点支持类园区,在政策期内,我局将协同各有关部门,从考核维度、全面发展、差异提升等方面明确园区有机更新路径。一是树立现状与前景并重的发展思维,在考核细则中将功能区增速与全区、自身目标开展纵横比较;二是明确补短与扬长共进的发展思路,在设施提升、配套完善、绿色发展等方面全方位要求重点功能区提质增效;三是实现个性与共性兼顾的发展模式,从产业类别、招引项目、辐射范围等多维度差异化制定功能区专属提升方案,确保政策效能。
三、对园区相关配套提升的举措
吸引人才、集聚产业、产城融合,是各镇街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针对建议中提到的整合周边教育资源、完善设施配套、提升生产生活服务服务等方面,举措如下:
(一)利用闲置资源。针对部分镇街工业园区生产生活配套不足、设施配建不符合当前需要的切实问题,在做好需求摸底和梳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园区低效、闲置空间,配套建设物流、金融、办公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整体软实力。
(二)做好住房保障。区住建局深化住房保障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实现职住平衡。一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转化,针对我区地域面积广、涉及镇街平台多、筹建任务重、房源布点散等特点,制订《萧山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四年行动计划,同时摸清各类房源供求情况,截至目前我区现有人才公寓、蓝领公寓已全部转化认定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共计房源16493套(间),将进一步缓解企业、受雇人员租金压力;二是优选示范,在城区范围内试点保障性租赁住房转化宿舍,形成带动效应,为下一步逐步推开创造经验;三是探索多渠道供给,引导工业仓储用地厂房改造、国企自由闲置用地建设保租房。
(三)强化教育扶持。区教育局根据有关入学政策,持续保障我区企业员工子女在本地入学就读权益。一是优先保障人才子女入学,根据《关于做好萧山区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目前在我区服务的企业引进人才子女,施行分类就读安置政策;二是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入学,同时提升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就读绿,力争2024年在萧持有《浙江省居住证》的随迁子女义务段公办就读率提升至85%以上。
(四)优化政策导向。结合我区镇街工业园区三年行动计划,区经信局出台《萧山区镇街工业园区资助实施细则》明确重点镇街工业功能区分类资金支持及年度考核方案,其中针对重点支持类、鼓励发展类的评选、考核细则中均有对配套设施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具体细则。考核细则通过交通、生活、生产、运营等维度全域考量园区综合实力及发展水平,在园区建设中也涌现出部分优秀案例。如临浦镇杭州精密制造产业园开设朝阳地铁站接驳专线、中国视谷智造产业新城建设时代邻里街等等,为其他镇街工业园区自主提升提供鲜活案例。
下一步,区经信局将进一步协同规划、教育、住建等主管部门,强化要素保障、促进存量盘活、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镇街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水平,为萧山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载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