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1/2024-82318 | 成文日期 | 2024-10-14 |
发布机构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萧人社〔2024〕63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3〕66号)和《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赋能省域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高质量发展导引(1.0版)〉的通知》(浙人社发〔2024〕21号)精神,提升我区乡村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现将《萧山区技能乡村建设行动指导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10月14日
萧山区技能乡村建设行动指导意见(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推动新形势下乡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萧山区技能乡村建设行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乡村产才融合,提升乡村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乡村就业增收,逐步实现“党建引领、技能赋能、增技增收、不落一人、千村千样、产业支撑、生态优美、文化传承”的愿景。
二、基本原则
技能乡村建设行动是我区以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一项重要举措,坚持以下工作原则:
(一)统筹谋划,全域推进。以“新萧匠培育行动计划”和“新农人培育行动计划”为指引,研究制定技能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将技能赋能乡村发展纳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工作体系,从全域角度推进工作落实。每年培育特色技能型乡村2家以上,适时对技能乡村开展星级评定,总结推广优秀经验做法。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围绕重点产业布局、重点人群技能提升等实际需求,确定重点工作任务,拓展工作内容。产业发达、技能人才整体水平较高的镇街要着力培育技能领军人才,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相对较慢的镇街要重点致力于改善和提升技能人才总体水平,聚集产业发展要素,厚植产业发展优势。
(三)市场导向,增技增收。在尊重各方参与意愿、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助力技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有序流动,彰显集聚优势,达到增技增收效果,逐步实现技能乡村愿景。
三、行动内容
技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点是通过实施“八项举措”,逐步构建“一村一亮点、一镇多特色、一区数品牌”发展体系,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人才集聚、产业振兴的“技能乡村”,培育乡村技能生态圈,全面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技能乡村”基地建设
支持各单位申报萧山区技师工作室,开发更多农创之家、乡村工匠工作室等场景,开展技术攻关、技艺交流、技能传承等活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村民小组等作用,引导职业院校、技能培训机构、大师工作室等与村镇结对,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便民服务站等场所打造乡村技能培训中心,构建镇街“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每年创建区级“乡村技能公共实训基地”2个以上,并给予一定的建设资助。
(二)“技能乡村”人才培育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梯次构建高水平培训机构、区级培训机构、社区学校、乡村田间学校“四位一体”现代化培训体系,加大对乡村特色产业从业人员培训。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领域,精细培育农业生产经营、农业农村科技、乡村电商促富、乡村数字化等“十路人才”。全年培育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500人以上、乡村实用技术人才500人以上、乡村电商人才100人以上、乡村数字化人才100人以上。
(三)“技能乡村”人才认定
优化涉农职业技能评价机制,鼓励社会培训(评价)机构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相关技能评价。引导农村劳动者通过培训后积极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渠道技能人才评价。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分布,组织实施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开发。以涉农单位在人才引育、科研攻关等方面的价值贡献为向导,优先开展人才授权认定。建立健全评先评优机制,推荐乡村人才参与萧山区首席技师、萧山工匠、萧山乡村工匠等评选。
(四)“技能乡村”竞赛引领
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主题大赛,并纳入全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管理,“以赛代训”、“以赛代评”,符合条件可直接认定相应技能等级,并对获奖选手给予相应奖励。每年举办乡村振兴主题区级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和引导有关村镇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围绕农业种植、产业服务、市场推广等环节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产业技能提升。
(五)“技能乡村”就业创业
聚焦乡村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基层人力社保服务站,提供多渠道就业帮扶,强化政策宣传,推送就业岗位,按需组织企业开展招聘活动,促进“家门口”就业。积极推广“l+3+N(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组织模式,发挥村党组织在合作创业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壮大村集体经济。重视“农企新生代”队伍建设,配套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农创园等现代“新农人”创业孵化平台,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六)“技能乡村”农技推广
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启动新一轮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鼓励镇街开展定向委培,同时探索建立“县聘乡用”机制,落实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保持每年区级“乡土专家”库存50人动态稳定,继续通过实施师傅带徒项目抓好农技传承和致富示范。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人次以上。
(七)“技能乡村”联农促富
鼓励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与成员、周边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推广“专业技能人才+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建立乡村金融专员服务制度,创设“技能共富贷”、“新农人”专项信贷产品,织密金融助农促富网络。持续深化党建联建促共富,打造特色“共富工坊”。完善培训促共富工作机制,将农机植保、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打响“萧农致富”品牌。
(八)“技能乡村”服务保障
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党政主导、统筹协调,全景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每年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和智慧农业“百千”工程,加快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强村富民路径,完成美丽乡村、共富乡村、未来乡村的迭代升级。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村(社区)要加强重视,深刻认识实施技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技能乡村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宏观管理、组织实施、督促落实,统筹推进技能乡村创建行动有序实施。
(二)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工作模式,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提高综合使用效益。加强统筹协调,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充分发挥各类要素对技能乡村建设行动的促进作用,以建设促提升,确保技能乡村行动取得实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通过全覆盖、大强度、系列化、高质量的宣传报道,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广泛宣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评价)、就业创业等各项政策,通过开展典型评选、组织职业技能大赛、打响“萧农智富”品牌等形式,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技能乡村创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