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450公里,去往海拔4127米的山区

萧山医者又一次远赴四川为患者问诊

发布日期:2024-10-21 09: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近日,萧山区中医院“重塑人生脊梁”专家团队不畏艰辛,克服高寒缺氧的高原环境,跨越2450公里,来到海拔4127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人民医院,开展脊柱畸形患者筛查工作,为当地百姓送去健康和希望。

筛查当天,专家团队辗转近5小时的颠簸山路,抵达色达县人民医院。到达时虽然已近黄昏,但是活动现场有很多从色达县各乡镇赶过来的脊柱畸形患者,他们满怀期待地盼望着。专家团队顾不上休息,立即开展了筛查工作。

25岁的这拉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凸,后背的凸起不仅影响了她的外貌,平时走路走得多了还会感到气急胸闷。“通过脊柱矫形手术,你的背就会变平了,手术后心肺功能可以得到很大改善,以后也不会觉得气喘了!”通过专家组的仔细检查和评估,这拉看到了希望,对脊柱矫形手术充满信心,期待手术后能够实现自我蜕变。

由于色达县处于藏区,现场的大多数脊柱畸形患者都来自藏族牧区,语言沟通上存在着很大障碍,会说普通话的这拉还主动请缨,自告奋勇担任起了藏语翻译。

在筛查活动中,专家团队共为66名脊柱畸形患者进行了检查,通过拍片、询问病史等方式,重点检查患者脊椎的弯曲度,评估临床症状,并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其中有13名患者符合脊柱矫形手术指征和救助条件,他们将有机会来萧山区中医院接受慈善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进一步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重新开启新的人生。

脊柱畸形患者俗称“驼背”,是一种高致残性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肢体活动不便甚至瘫痪、死亡。由于手术费用高、风险大,很多经济困难的患者无法及时接受矫形治疗,以致常年受病痛折磨,一生无法直立行走。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国内能熟练开展这项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

萧山区中医院“重塑人生脊梁”救助行动一直在延续。近年来,医院专家团队不畏风险,迎难而上,勇闯生命禁区,已顺利完成300余例手术。治愈的患者中,年龄从5岁至80多岁,脊柱侧凸角度最高达115度,脊柱后凸角度最高达230度,矫形前后最大身高差达38厘米。

为了让更多经济困难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萧山区中医院开展了“重塑人生脊梁”系列公益项目。2018年至今,已有300余名患者受益,减免医疗费用达1100余万元。一批又一批的脊柱畸形患者在基金的援助下,重新挺直了脊梁,摆脱因病致贫的困境。(盛凤琴  洪斐  周国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