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宣传“精神再提振 改革再深化”大讨论活动,展现全区上下以改革闯关突围,用实干再创辉煌,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建设新局面的坚定实践,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全面深改看萧山——精神再提振 改革再深化”主题访谈,本期专访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投资促进部部长董宁。
记者:董部长,今天您为我们解读的关键词是什么?
董宁:我接下来主要介绍一下临空经济示范区能级提升方面的一些工作。临空经济示范区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是招商引资,第二方面是要素保障,第三个是规划建设。通过三个方面的全面布局来推动能级提升这项工作。
记者:在能级提升、绘就蓝图的过程当中,招商引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董宁:对,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今年,我们总共招引了37个项目,总投资242亿元,目前招商引资的态势还是非常不错的。
记者:招商引资有这么好的态势,在要素保障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董宁: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支撑。第一个是产业用地的支撑,总共征迁了将近11000亩的空间。第二个是产业空间的支撑,目前我们这些产业空间的去化已经达到了50%以上。第三个是用好基金工具的支撑,主要是“1+2+N”的模式。这个“1”指的是我们有一个100亿元规模的服贸基金,它是国家级的基金。“2”指的是临空成立了20亿元的专项产业母基金,根据产业的细分赛道,成立了N个专项子基金,同时带动的产业基金规模将近百亿元。
记者:那在规划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董宁:自临空管委会成立以来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编制,获批了整个临空经济示范区142平方公里的国土规划。第二件事是获批了核心区块的控制性详规。第三件事是启动了阳城滨江区块周边十多个项目的实施规划,为下一步相关工程的推进也做了很多技术性的工作。
记者:在能级提升方面,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董宁:首先是通过链群招商的模式,打造全链条产业,进行产业集群的归集。第二,通过开放合作的模式,和其他全市范围内的产业平台和产业载体,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第三,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提能升级,尤其是对一些初创型企业的早期扶持,同时推动一些后期产业带动效益的扩大化,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些是我们后续要去争取,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