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标准”促进高质量发展,我区标准化工作正迈入“快跑”阶段。近日,区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以来,全区主导参与发布国家标准59项;有 299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 1005 项;24名专家被17个标技委聘为委员;67名专家被所在企业聘为标准化总师。
标准是质量的基础,也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为培育创新型企业,我区开展标准创新型企业专题培训,动态建设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库,目前共有55家企业在平台申报标准创新型企业。同时,发挥企业标准“领跑者”示范引领作用,召开全区羽绒行业企标领跑者推进工作座谈会,助推行业消费升级、质量提升,目前已有5家单位获得“领跑者”证书。
通过需求排摸,《萧山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将39项重点制修订和实施的国家标准、“浙江制造”标准作为“两新”工作的重点推进目标。以中小学“午休躺睡”工程为例,我区圣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成功立项,启动制定。同时积极参与《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加快形成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浙江标准”,在办好民生实事的同时,全力为推动“两新”行动贡献“萧山样板”。
今年,我区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视觉智能标准体系建设试点》成功立项,助推中国视谷建设;商汤科技、景联文科技等单位主导参与的《信息技术大规模场景多视图三维重建系统技术规范》等6项国家标准制定通过立项;易加三维、奥创光子等单位主导参与制定的《增材制造机床软件数据接口格式》《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数据服务要求》等28项国家标准发布。
此外,我区还将标准“化”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主导《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与服务规范》《未来乡村气象服务规范》等市级地方标准发布,推动“产城人文”协调发展;辖区内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会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圣奥科技《绿色低碳制造标准化试点》、大胜达包装《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食品化妆品)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强力打造标准化创新引擎,为我区产业发展增添活力。(蒋超 吴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