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在“萧山相国”故里“舞”出新气象

发布日期:2024-10-10 09: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来,我们手抬高,扇子打开,一、二……”在萧山区新塘街道朱家坛村文化礼堂里,随着授课老师潘星伊的引导,10余位身着统一黑衫、白色长裤的村民手拿折扇,正对着镜子全神贯注地排练舞蹈动作。宁静的乡村夜晚,多了几分文艺味儿。

今年6月,担任首批市级文化特派员的潘星伊走进朱家坛村,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基层文化建设驻点。作为杭州艺术学校的一名舞蹈老师,她了解到不少村民喜欢跳广场舞后,第一时间建立了舞蹈工作坊,每周为村民开展一节舞蹈课,给大家进行专业指导。

“以前我们哪有这样的机会去专门学舞蹈?有潘老师来指导,太好了!”村里的广场舞“领舞”沈阿姨笑得合不拢嘴。目前,大家在潘星伊的带领下,正在排练“我们的村舞”,这是一支基于朱家坛村村歌编排的折扇舞,大家热情高涨,上课之余还勤加练习。

朱家坛村深厚的历史底蕴,也“点亮”了潘星伊的驻村计划。初到村里,她就直奔“萧山相国”朱凤标故居,它是萧山区保存最完整、总体面积最大的名人故居。“看着保存完好的陈设和文物,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朱凤标在此生活的场景。”她在自己第一篇文化特派员日记里写道。

如何更好地传播朱凤标故事?经过对朱凤标故居和纪念馆的深入了解,潘星伊形成了一个设想,计划以朱凤标故居为舞台,打造一台“影视化+沉浸式”舞台剧,结合舞蹈、话剧、朗诵、歌唱等多种形式,通过古今对话等手法,生动地呈现朱凤标的动人故事。舞台剧开演后,还将拍摄成视频,在朱凤标故居的展厅播放。

“舞台剧要达到好的呈现效果,肯定需要选用专业的演员,但后期的延续离不开当地居民。”潘星伊说。为此,她将在朱家坛村挖掘本村人才,同时联动街道和辖区内学校,推动项目建设“舞”出文明新风尚。(方浩人 毛越 叶津津 何文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