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1/2024-00267 成文日期 2024-01-05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2023年全年萧山区政府绩效执行情况

发布日期:2024-01-05 17:4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
分享:

今年以来,萧山坚决贯彻落实省市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和“两场硬仗”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坚决打好经济翻身仗、全力保障亚运攻坚仗、加快走好共同富裕路”三件大事,谋全局、促改革、抓项目、强调度,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积极态势。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持续擦亮亚运盛会主阵地金名片。亚运保障精彩圆满。全面贯彻“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区指挥调度中心牵头抓总,8个主责场馆运行团队高效有为,11个涉亚团队用心用情,22个镇街团队守土尽责,主媒体中心萧山团队精彩发声。顺利完成城市侧136大类485大项和亚运会、亚残运会17大项1400余场次赛事保障任务,2万多名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和140余万中外游客宾至如归。我区3位残疾人运动员取得8金2银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保障工作获中央和省、市领导高度评价,成为“付出最多、收获最大”的办赛区县。大美萧山全面展现。深入实施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匠心提质绣杭城”专项行动,建成亚洲花卉主题园,高水平打造奥体中心、亚运村、世界级滨水灯光带等“亚运封面”。建成萧山生态文明馆,打造寺坞岭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创建省级美丽河湖2条。第三次夺得“大禹鼎”银鼎。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总得分提升幅度全省第一。“赛”“会”之城精彩开局。2023-2026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2023-2024赛季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全明星赛落户萧山。亚运会主火炬塔“钱江潮涌”和开闭幕式演艺项目“湘湖˙雅韵”永久落户湘湖。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正式启用。亚运设施赛后利用“一馆一方案”细化落地,亚运遗产持续兴城惠民。

二是持续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产业发展有新亮点。新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73个,其中百亿级制造业项目2个,实现历史性突破。4个产业集群入选“浙江制造”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数量全省首位。经开区高端新材料、河上镇膜材料入选全市首批“一园一主业”特色产业平台创建名单。细化“2+3+X”先进制造业集群“一产一方案”,实施“4+4”现代服务业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企业培育有新成效。承办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4家,均居全省第一。新增国高企47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47家,均居全省前三。1家企业获中国专利奖银奖,2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3家企业入围省创造力百强企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腾笼换鸟有新突破。入选全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区域试点。连片腾笼区域完成企业签约2053亩,存量用地新增产业空间114万平方米,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9620亩、处置挪作他用1409亩,出让工业用地超3000亩,连片腾笼面积、工业用地出让面积均创2015年以来新高。消化“批而未供”1.2万亩、“供而未用”1.96万亩。

三是持续擦亮产业数字化第一区金名片。“数实融合”纵深推进。两化融合指数保持全省前三。入选全省首批数字贸易示范区。化学纤维、机器人产业大脑入选省级试点。新增省级“未来工厂”1家、工业互联网5家、数字化改造项目170个。新增56个数字化车间、6个智能工厂梯次培育项目。创新生态强化赋能。科技创新指数保持全省第一档次。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76%,提升度全市第一。“北斗七星”科创联盟正式成立。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一期、湘湖实验室一期正式启用。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06家,新增数连续三年全市第一。落户全国首个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政策供给精准集成。出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48条总政策和21个专项政策。兑现“8+4”经济政策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196亿元。组建100亿元政府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规模超200亿元。制造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超15%。获得政府新增债券63.98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9811万元,均居全市首位。

四是持续擦亮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金名片。城市承载能级持续提升。全面启动综合交通“补链强链”行动,开工建设地铁四期(萧山段)、104国道杭州河庄至衙前段等6个重大交通项目。亚运海绵片区、彩虹天空之城TOD开发更新项目入选省城市更新试点。开工建设永兴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先行段)、钱塘江沿江一线闸站改建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城市平安底线有力筑牢。连续18年获评平安县(市、区),夺得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非现场执法”被应急管理部列为试点。组建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现应急消防管理站镇街全覆盖。工业企业火灾数同比下降近四成。全区矛盾纠纷、欠薪事件、刑事案件、治安警情、命案数、交通事故亡人数实现“六个下降”,获评中国社会治理十强县(市、区)。城市开放能级借势提升。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现场会成功举办,萧山发展经验向全国推介。顶格3项案例入选首批省级“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创新试点。中国(浙江)自贸创新中心落户启用,形成5个国家级制度创新案例,连续两年获评全省自贸考核优秀。萧山国际机场重回“4000万级”全球最繁忙机场行列。

五是持续擦亮“千万工程”源起地金名片。和美乡村长效推进。发布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1+8”行动方案和乡村惠民十项举措。成功创建省级和美乡村80个,启动首批4条未来乡村组团振兴示范带创建。打造区级统筹乡村运营平台,探索乡村长效运营维护。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下乡工作全省领先。“映山红共富工坊”列入全省首批共同富裕基层观察点。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建立“尚学萧山”“1+N”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高考一段上线比例创历史新高。完成学校建设项目24个,新增学位1.2万个。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提升10个百分点。入选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实验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全省第一。全省率先实现“家门口青少年宫”镇街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健康区,入选全省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制试点区。民生保障普惠兜底。十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74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07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98万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27亿元。完成城中村改造9个。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竣工40.51万平方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9台。竣工安置房608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15万户。新开工人才房5.3万平方米。康定、旺苍、龙泉、利川等对口工作顺利开展。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世界旅游博览馆一期开馆,省油画院落成开放,中国美院湘湖校区启动建设。成功创建钱塘江诗路(钱塘潮涌)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入选省级首批“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大运河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五七公社、粮仓艺术公园等一批文创街区建成开放。新增百姓健身房22家,建设公共体育场地2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10分钟健身圈”。

六是持续擦亮改革创新金名片。营商环境纵深推进。创新环境指标首次跃升至全省“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第三。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5万户。打造政务服务“数智化”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建成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全省率先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区镇村三级联办体系,获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创新开展工程类项目政府采购、招标公平竞争审查。严打侵企、破坏市场秩序等犯罪,挽回经济损失1.7亿余元。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工作。数字化改革实战实效。“三网融合”智治系统建设工作列入杭州城市大脑2.0建设区县应用首批试点。升级打造全量信息视图,构建“风险隐患一张图”,实现风险隐患精准发现、即时处置。集成“智慧养老”“小病慢病不出村”“护佑生命通道”等58个应用场景,高效解决群众高频需求和关键问题。全国首创“萧矫云哨”社区矫正监管预警系统。“智慧印章”应用获全省推广。基层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成果获智慧中国强基赋能示范奖。重点改革扎实有成。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搭建完成“4+3”国企架构,建立“逢进必考”管理机制。完成新一轮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动态调整,“执法指挥中心建设”获评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秀案例。全省率先建立财源建设和税费共治工作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