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跳绳、儿童篮球架、儿童攀岩墙激活社区广场,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撒欢儿;小区架空层“摇身一变”成萧伢儿绘本馆,为孩子提供舒适空间和优质服务;泥塑、陶艺、扎染等非遗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手工中收获传统文化……经过“适童化”改造,城市承载童声笑语的儿童友好空间越来越多。
2023年,萧山区妇联以星级儿童友好小区创建为抓手,积极推进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让儿童友好服务落地最小生活圈。截至目前,全区所有社区的564个小区已完成儿童友好小区创建,其中三星级儿童友好小区81个、二星级儿童友好小区66个、一星级儿童友好社区417个,儿童友好空间实现社区全覆盖。
聚焦更小单元 让儿童服务下沉最小生活圈
“儿童友好小区”,是萧山区妇联在实施2023年现代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全覆盖”惠民举措中,首次提出的概念。
为什么要创建儿童友好小区?它与儿童友好社区有何区别?
从覆盖范围看,大多数社区都由多个住宅小区组成,而小区是儿童生活居住最直接的场所,是服务儿童的更小单元,“儿童友好”的覆盖面更广、参与度更高、纵深感更强。
从建设场景看,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围绕婴幼儿照护、儿童研学、安全出行等8大主题场景,而儿童友好小区建设的场景内容更细分,围绕阳光运动区、植物研学路、儿童绘本角、儿童手工坊、农事劳动点、儿童活动室等6大场景,且需要充分利用小区公共区域和微空间,分不同等级创建。
“儿童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尤其是中低龄儿童进行独立活动,距离最近、最便捷的就是所居住的小区。”在区妇联妇女儿童服务中心主任沈雁飞看来,在小区内设立一定的儿童活动空间,能吸引更多儿童开展户外活动,参与社会交流,也能让儿童服务真正下沉到儿童最小生活圈。
从社区到小区,儿童友好的“服务半径”不断缩小,“幸福体验”持续扩大。
“我们家娃最喜欢去小区的雅学馆上手工课了。”家住宁围街道汇雅轩小区的宋阿姨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雅学馆主要承担着对四雅文化和非遗文创国潮文化的传承作用,里面有百余种非遗手工体验,“小朋友在家门口就能学习花灯制作、雕刻木工等,还能学习知识,太方便了。”
探索创新路径 各小区增加不少“秘密花园”
在盈丰街道盈二佳苑小区8幢架空层,“藏”着一座萧伢儿绘本馆。外边虽不起眼,内里却别有洞天,五彩斑斓的空间,功能齐全的设施,无不吸引着小区里的孩子们前来打卡。
作为三星级儿童友好小区,盈二佳苑小区利用架空层,全新打造萧伢儿绘本馆,将充满童趣的绘本阅读、手工坊、共享书屋、绘画展示、儿童观察团等功能空间有机融合,为全龄儿童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了舒适空间和优质服务。
架空层变绘本馆,花园变乐园,在萧山城市公共空间、小微空间改造过程中,儿童友好的概念正不断融入小区,各镇街社区积极挖掘资源,创新特色亮点,为孩子们增加了不少“秘密花园”。
比如城厢街道金城花园小区作为老旧小区进行了一星级儿童友好小区创建,在儿童跳绳区域放置了爱心跳绳,在阳光运动区添置了儿童篮球架,从细微入手处处体现儿童友好;党湾镇悦融湾小区依托乐趣儿童成长中心等儿童友好空间,每月举办儿童绘画、亲子音乐潜能课、小小领读人等公益活动;大部分小区的植物研学路上,扫一扫植物介绍牌上二维码,都能听到小区儿童对植物的介绍等。
接下来,区妇联将继续提升星级儿童友好小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丰富儿童友好服务,让更多儿童在最小生活圈里共享最便捷、最有益、最丰富的儿童服务,让儿童友好理念广泛传播、深入人心、有效践行。(童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