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开共富提质新通道?

发布日期:2024-01-22 09:3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共富成绩单上又添新成绩。近日,我区衙前村、群英村等13个共富村,党湾镇“稻鱼共养”等3条共富带,瓜沥镇大梅林等2个共富联合体入选全市第三批共富村、共富带、共富联合体名单,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这是萧山迈向共同富裕的民生答卷,更是一座城市关于幸福的价值追求。如何打开共富提质新通道?萧山给出答案是:“顺应民心,致力民生”,并将其具体化为发展的宏伟目标,确定时间表,制定路线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让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在萧山,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深化城乡发展融合度

“千万工程”是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建设工程,更是村庄治理工程。作为“千万工程”源起地,萧山正借此契机,以镇域为基本单元,整治村庄环境、重燃萧然韵味、振兴文旅业态,正在积极探索一条以“萧然韵味”为主线、富有“一村一品”的特色“共富路”。

拥有耕地面积4.2万亩的益农镇,是当之无愧的农业大镇,随着“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三围村芹菜、镇龙殿村水生作物、星联村霉干菜等特色农业产业逐渐壮大。同时,面对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行业的新机遇,益农镇积极搭建农业电商平台,让“电商+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东部农业发展风生水起,南部握指成拳打开乡村共富新路径:浦阳谢径安·传化和美乡村正式启航,首个落地项目“生态农田共富项目”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3200余人次,累计增收367万元;进化镇强村公司先后承接集镇农贸市场经营、镇村河道保洁,打造“进化飞鸡”品牌,实现营收超千万元……

与此同时,随着全省唯一的农业生物领域省级实验室湘湖实验室落地萧山,科研团队走进田间地头,积极服务萧山农业企业,架起农业科技桥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使得萧山和实验室完美相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上实现“共赢”。

未来,萧山还将锚定“打造中国城乡融合标杆地、浙江‘千万工程’引领地、杭州都市乡村实践地”目标任务,持续探索“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支持湘湖实验室更好赋能农业产业,全面提升“萧山本味”品牌价值。深化推广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等发展模式,全面启动13条未来乡村组团振兴带建设,全年创建省级和美乡村70个、省级未来乡村6个、市级未来乡村20个。

提升“内外兼修”硬实力

优化提升城市品质,让广大市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区社会治理中心指挥大厅,120平方米的大屏幕上,平安城市监控画面清晰呈现。约2060个网格、5000余件社会治理事件实现线上流转,上万个数据实时滚动更新,全域基层治理实现一网可见可感。

近年来,我区夯实区级、部门、镇街、村社、网格“五级基层治理”架构,将矛盾纠纷“格”内化解。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改革,深化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社会民生“一网共治”,实现“一屏观萧山,三网管全域”,全面提升居民的安全感。

如萧山打造的面向基层干部的唯一综合应用平台“红领通”,首批精简归集18个基层应用,已覆盖全区部门、镇街、村社约2.3万名用户,使用率达90%以上,实现全面的数据汇聚、全量的事件流转、全域的态势感知、全程的闭环管控,构建“一屏览全区、一网治全域”的基层智治新格局。

当前,萧山正全力以赴按照精心谋划的路线图疾步前行——连续18年获评平安县(市、区),夺得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三网融合”工作列入杭州首批试点;钱江世纪城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获评中国社会治理十强县(市、区)……时间勾勒出一条品质城市进化的上升曲线,见证着萧山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自信。

临江而生,一城湖水半城山,绿色是萧山的生态底色。在做强基层治理“堡垒”的同时,我区深入推进美丽萧山建设,全力开展“无废细胞”建设,探索“无废城市”建设特色路径。2023年建成76个“无废细胞”,不断厚植“生态文明之城”特色优势。

比如,萧山图灵小镇贴心地为游客提供了免费饮用水服务,减少游客购买瓶装水,从源头上减少一次性瓶罐垃圾的产生。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全面融入海绵技术,有效控制了文体中心内道路、广场及周边汇水区域的雨水径流,减少了雨水污染,提升整体绿化景观效果和环境质量……我区以“无废亚运”为契机,全力建设形成一批特色“无废亚运细胞”,形成亮丽的绿色风景线。

扩大“全龄美好”生活圈

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来萧山看看,你就知道了:志愿者活跃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人们在公园里吹拉弹唱、扯扯家常,孩子们在托育园里笑声朗朗……漫步在萧山的大街小巷,满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

近年来,萧山不断推进美好生活工程建设,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个环节中,把人文关怀落实到衣食住行、育教医养每个细微处,聚焦改善“小民生”,促进城市品质提升,为百姓幸福加码,让萧山每条街巷都充满着温暖日常,让每一个生活工作在萧山的居民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社会的温暖。

作为萧山中心城区的城厢、北干等街道,将美好生活聚焦域内有机更新。崇化三住宅区,杂乱的“边角地段”被重建为爱心清廉广场、儿童乐园、健身步道等不同主题的“口袋乐园”;塘湾名苑社区依托古海塘遗迹,创建“塘哥”IP形象,以文化街为依托,开展海塘邻里文化节等活动,让邻里之情更融洽。

除城区有机更新,我区还将美好生活聚焦优质养老服务。瓜沥镇作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镇街,率先试点“医康养一件事”服务,借助数字赋能,有效缓解社区居家老年人康复养老的棘手问题。进化镇率先在全区实现老年送餐服务和老年食堂行政村全覆盖,日就餐老人800余人。

过去一年,我区在“民生答卷”上认真作答。随着省皮肤病医院总部落户,浙大二院萧山院区、区二医院迁建项目稳步推进;打响“尚学萧山”品牌,完成学校建设项目24个,新增学位1.2万个,全省率先实现“家门口的青少年宫”镇街全覆盖;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竣工40.51万平方米,竣工安置房57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15万户……优质均衡的城市公共服务正在打造百姓的宜居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